《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744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李玉惠执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之肺教学设计解三小学 李玉惠设计理念:要想把保护环境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光靠说教是不行的,还得从语言的品读中,思维的训练中和情感的体验中唤起他们对保护环境的决心。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黏液、榆树、椴树、槭树、心旷神怡”等词。正确书写“肺”。2通读课文,能用“不仅而且”连接课文中的内容,了解“城市之肺”的作用,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学习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城市之肺”的作用部分,学习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难点:学用打比方和举例子相结合的说明方法。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通读课文,了解城市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了解城市之肺指什么。

2、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做小游戏: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最久。后谈感受,你知道人体中肺的作用吗?(掌管着呼吸=关乎着人的命运)了解肺的作用引入课题。(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多,它也需要呼吸,让我们去看看城市是怎么呼吸的吧?揭题:城市之肺2、板书课题。归纳小结:是啊,我们知道人和其他动物有肺。“城市之肺”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二、检查预习1认读词语:(给第二排、第三排找规律)黏液 吸附飘尘 心旷神怡 未老先衰 榆树 椴树 槭树 接骨木 绣线菊 金银花2读了课

3、文,我们知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那些新问题:(1)交流 板书: 问题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2)图片展示,(课件辅助,生活中空气污染的图片)填写空气污染如 如 如 (结合图片用上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漫画展示,(各种叫卖声的噪音)想象噪音污染(举例噪音)3 孩子们,城市也和我们人类一样,他也需要畅快的呼吸,也需要一个健康的肺。那么,你知道“城市之肺”是什么吗?请你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文中还把树木花草比作 像这种说明方法叫做 如人们把地球比作 和 。三、品读感悟城市之肺的作用1快速浏览课文24节,找出文中概括写“城市之肺”的作用的句子。2交流“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3再仔细读课文2

4、4节,找出文中具体写“城市之肺”的作用的句子。交流品读重点句:(1)“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而且阻止灰尘微粒蔓延。”a.圈出描写它的作用的词语,交流。板书: 作用 调节空气 吸附飘尘b.给“吸附”找近义词理解c.你发现了作者是怎么把这些作用连接起来的?学习关联词“不仅而且”这是一个表示什么关系的关联词(递进),它表示什么作用更大?(学习指导:用上关联词使语言更准确,句子的关系更明确。)朗读感受语言的准确性。(2)“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有明显好转。” a.指名读句子,其他学生找出描写城市之肺作用的词语。b.交流,板书: 抗击风沙 减弱噪音 保护土壤 c.谁也能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连起来说说它的

5、作用。(3)这段话能这样写吗?出示句子: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很大。树木能抗击风沙的侵袭。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和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阴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常到公园散步的病人,他们的心肺活动往往有好转。(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性)(4)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齐读第一句话),这一段是采用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方法来写的。4、说话训练:现在,我是听众,你们是科学家,你能让我清楚地了解“城市之肺”吗?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你来介绍“城市之肺”是什么和它的作用吧。课件出示:大家好,我是 。我现在为大家介绍“城市之肺”

6、。“城市之肺”就是 。它能 (1)学生小组内训练,后推代表介绍。(2)集体评议。四、学习“更好发挥”肺“的功能,情感体验。过渡:“城市之肺”如此重要,它时时刻刻为我们服务着。可是:1、出示图片?: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可这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她的“肺”正在遭受着人类的摧残。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这段触目惊心的文字:2、出示: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可能只能活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1)圈出数词,体会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小结:这就叫未老先衰。作者通过数字的对比,让我们明白了城市里的花草树木在带

7、给人类欢乐和健康的时候,自己却被污染了的空气侵袭着。a.为更好地发挥“肺”的作用我们应选择抗污染能力更强的树种,如 。b.齐读“我们在绿化城市的时候,应当更好地发挥“肺”的作用。五、写话练习:人类该如何养护好“城市之肺”呢?1、小练笔: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可是,这座古城的“肺”正在遭受着人类的摧残。作为地球的小主人请你结合实际情况写几条环保标语或城市绿化环保建议。2、学生根据所学进行练笔,教师巡视指导。3、点评小结,读环保标语结束课程。六、总结师:花草树木这“绿色卫士”是城市之肺、地球之肺、人类之肺!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板书:城 市 之 肺 问题 作用 空气污染 调节空气 吸

8、附飘尘 选择树种 更好发挥 消灭细菌 抗击风沙噪音污染 减弱噪音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条理清晰,而且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并且熟悉了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于是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也正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在这节课中则只需引导着学生,在学生不能阐述清楚时适时提点,在需要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整堂课从课堂伊始的小游戏开始一直到课堂结束,学生都表现得比较活跃,当我抛出了问题后,都认真的进行了思考,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积极地发言,在指导下得出结论,确定最合理的答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这也可

9、以说得益于我们彼此的了解、熟悉,以及这个学期一直在不断摸索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解读课文时,我将整篇文章的内容划分为三块,最终在上课的时候我依次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这篇文章也就能基本理清了,最后的课堂也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听课的老师也给予了肯定。有一位老师则跟我说了她的看法三个问题可以一起抛出,更大程度的放手,能节约每次提出问题的时间,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学习时间。细细想来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建议,只是有时往往自己想不到而已,所以很感激这个学期以来每次上课都会来听课,然后给出评价、提出建议的指导老师以及所有为我解惑,帮助我向前走的恩师。这也许是不完美的一节课,但一定是我用心准备的一节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用心去准备每一节课。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