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67114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绿 1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对绿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切希望的强烈感情。2、能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3、能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鉴赏美文的能力。2学情分析 绿是一片“金相玉质”的写景抒情散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诵读等形式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是。教学中,不要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文章的亮点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品味优美的语言,多角度赏析

2、美文,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绿 在列宁格勒的树中,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看到了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那么,绿象征什么?(学生答)师小结导入: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绿色是生命蓬勃发展的象征,绿色孕育着生命,绿色滋润着生命。1924年的朱自清先生,在经历了蓬勃发展的“五四运动”之后,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他仿佛感受到一个新生命的即将诞生。所以他满怀激情,写下了散文名篇 绿。活动2【讲授】绿 一、整体感知:浏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探究:1、运用工具书,读准疑难字词的读音。镶 踞 薄阴 几绺

3、穹 倏 皱缬 尘滓 挹 掬 什 刹 蕴蓄 棱角 明眸善睐2、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3、找出两个能概括作者对梅雨潭绿的总体感受的词语。4、用。标出文中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并指出作者所在的观察点。5、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引导回答: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按照空间顺序安排全文结构:走到山边坐在亭边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这就是写景散文常用的“移步换景”笔法。作者写景选择了三个观察点去表现景物的特点,那么每个立足点上分别写了什么景物,从中可见观察角度是怎样的?山边景:梅雨瀑 角度:仰视亭边景:梅雨潭周围环境角度:平视潭边景:梅雨潭的绿 角度:俯视小结:三个立足点由远而近,

4、将所绘之景融成了一副悬瀑飞亭流云的梅雨潭图。二、品读赏析:1、作者采用层层渲染的笔法,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惊人的美丽。描写景物要着重刻画景物的特点,才能使景物形象动人,那么梅雨潭的绿有什么特点?找出两个能概括其特征的词语。醉人、奇异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梅雨潭的这两个特点呢?请同学们细读第三段,使用圈点勾画法品味赏析。师介绍赏析的方法:从修辞的角度着手,分析修辞妙用;从关键词语着手,分析富有表现的动词、形容词等;从表现手法着手,分析蕴含的情感体验。生自读,使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进行赏析批注。全班交流总结: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句从不同的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表现

5、其美丽,这就是抓住景物特点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作者将梅雨潭的绿与其他美景进行对比,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中、浓淡相宜的特点。句式上长短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富有韵律感。作者还通过一系列表示心理活动和行动的句子词语来表现梅雨潭的绿的诱人魅力,抒发对梅雨潭的绿的满腔爱意,倾泻他对绿的倾慕、向往的热情,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作者的一腔热情化诸于文字,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美丽的句子,体会他的满腔深情。要读得柔美,读得抑扬顿挫。4、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了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句子?绿的轻盈妩媚舞女临风飘举绿的明澈盲妹明眸善睐绿的美丽可爱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小

6、结:在作者眼中,绿已经不是裙幅,不是碧玉,而是一个具有生命的天真活泼的小姑娘了,他陶醉了,为这奇异的绿、醉人的绿,他送给她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女儿绿”,这绿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倘若我们也想把景色写得像朱自清先生一样鲜活,就要学会描写,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写,通过对比衬托来写,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写,并穿插自己的行为和情感等等,这样才能写好文章。5、本文的题目是绿,而文章一开始却花了大量笔墨写梅雨瀑、梅雨亭和其他一些景物,这样写是否走题。为什么?小结: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交待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渲染梅雨潭之绿的周围的环境。写“山、岩、亭、天、草” 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而写梅雨瀑又是为了衬托出

7、梅雨潭的绿的美。活动3【活动】绿 能力训练:作者通过奇特的联想,丰富的语言将绿描写得千姿万态,请你试着抓住绿的特点,展开联想,以“那醉人的绿啊,我若能以你”的句式写一句赞美绿的话。活动4【练习】绿 1、梅雨潭的绿和黄果树瀑布都是世间之大美,那么,绿与黄果树瀑布在写作上主要有哪些不同呢?(提示: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探究)活动5【测试】绿 1、同样写瀑布,为什么绿以视觉为主,而黄果树瀑布以听觉、触觉为主呢?(提示:可从景物特点、作者的艺术趣味等方面探究)活动6【作业】绿 梅雨潭的绿让朱自清先生惊诧。朱自清先生的绿让我们相隔千里仍然能够感受那明净的、柔软的、让人怜爱的绿,这是文学的力量,这是文字的魅力。同学们:请你也以“绿”为主题,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表达对绿的独特感受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