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504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桃花源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桃花源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桃花源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桃花源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桃花源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桃花源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阳县恒达中学“目标引领 一五九”课堂教学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 郑维科 审核 学生姓名 班级课题课型课时上课时间桃花源记新授课第一课时日期年 月 日周次 大周星期一、明确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词义变化;掌握“皆”“咸”“具”“俱”并等文言副词的意义。2、 通解文言文的意思,了解文言文主语的省略。3、 了解课文内容,分清层次。2、方法与过程1、在疏解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2、以读带背、读思结合,主动探究,合作交流3、情感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的思想情感二、认定学

2、习目标:1、自主学习:(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3)小组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4)一词多义:复前行 ( ) 不复出焉( ) 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便舍船 ( )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寻病终 ( )处处志之 ( ) 寻向所志( ) 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 缘溪行便扶向路 (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 )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2、合作探究 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2、掌握下

3、面的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率妻子邑人古义: 今义: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遂与外人间隔古义: 今义: 缘溪行 古义: 今义屋舍俨然古义:今义: 见太守 ,说如此古义: 今义:3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3、评析精讲: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可分为几步分?(3)写出渔人的行踪:三、强化学习目标: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后遂无问津者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

4、。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3、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叙述了渔人的 ,层次清晰。4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

5、池桑竹之属: (2)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 2 3 (3)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4)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5)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感悟学习目标1、本节课我学习的知识有:2、节课我疑惑的知识点是:3、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哪些事理?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我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淮阳县恒达中学“目标引领 一五九”课堂教学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 郑维科 审核 学生姓名 班级课题课型课时上课时间桃花源记新授课第二课时日期年 月 日周次 大周星期一、明确学习目标1、知识

6、与技能 1、 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及作者写作目的。2、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2、方法与过程1、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3、情感价值观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二、认定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1)翻译下面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欣然规往:(2)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7、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合作探究(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疑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2)渔人进入桃源见到了怎样的景致?(3)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4)“皆叹惋”说明了什么?(5)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3、评析精讲:1、大家相信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

8、是什么?三、强化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1)用语段中原句回答A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B 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C 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D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E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2)从这两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3)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A 为渔人费了很大周折才到这里而叹惋。B 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 为外界的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D 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意思是什么?(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2、课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着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四、感悟学习目标1、本节课我学习的知识有:2、节课我疑惑的知识点是:3、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哪些事理?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我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