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497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种事故类别(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

2、引起的事故。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

3、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18)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15大类伤害方式(工伤事故伤害方式)分类号分类分类号分类分类号分类5.01碰撞5.04跌倒5.13接触5.01.1人撞固定物体5.05坍塌5.13.1高低温环境5.01.2运动物体撞人5.06淹溺5.13.2高低温物体5.01.3互撞5.07灼烫5.14掩埋5.02撞击5.08火灾5.15倾覆5.02.1落下

4、物5.09辐射5.02.2飞来物5.10爆炸5.03坠落5.11中毒5.03.1由高处坠落平地5.11.1吸入有毒气体5.03.2由平地坠落井、坑洞5.11.2皮肤吸收有毒物质5.11.3经口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以下四类:6.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6.01.1无防护6.01.1.1无防护罩6.01.1.2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无报警装置6.01.1.4无安全标志6.01.1.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电气)未接地6.01.1.7绝缘不良6.01.1.8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01.1.9危房内作业6.0

5、1.1.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6.01.1.11其它6.01.2防护不当 6.01.2.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6.01.2.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6.01.2.3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6.01.2.4防爆装置不当6.01.2.5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6.01.2.6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6.01.2.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6.01.2.8其它 6.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6.0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6.02.1.1通道门遮档视线6.02.1.2制动装置有缺欠6.02.1.3安全间距不够6.02.1.4拦车网有缺欠6.02.1.5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6.02.1

6、.6设施上有锋利倒梭6.02.1.7其它6.02.2强度不够6.02.2.1机械强度不够6.02.2.2绝缘强度不够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6.02.2.4其它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6.02.3.1设备带“病”运转6.02.3.2超负荷运转6.02.3.3其它6.02.4维修、调整不良6.02.4.1设备失修6.02.4.2地面不平6.02.4.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6.02.4.4其它6.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6.0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6.03.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

7、安全要求6.0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6.04.1照明光线不良6.04.1.1照度不足6.04.1.2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6.04.1.3光线过强6.04.2通风不良6.04.2.1无通风6.04.2.2通风系统效率低6.04.2.3风流短路6.04.2.4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6.04.2.5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6.04.2.6瓦斯超限6.04.2.7其它6.04.3作业场所狭窄6.04.4作业场地杂乱6.04.4.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6.04.4.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6.04.4.3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6.04.4.4其它6.04.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8、6.04.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6.04.7地面滑6.04.7.1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6.04.7.2冰雪覆盖6.04.7.3地面有其它易滑物6.04.8贮存方法不安全6.04.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材料或送料过快。(9)机器超速运转。(

9、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作件固定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3.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4.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5.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

10、、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出现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瞭望。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攀坐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如在吊物下作业、在起吊物下停留。9.机器运转时违规作业如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工作时精神不集中、东张西望等。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

11、。(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12.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2)操纵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也是对隐患辨识的有效总结。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如作业空间受限。对于隐患辨识训练,一是通过隐患辨识培训,如图中,有近百种隐患,员工若能熟练的辨识出过半隐患,则基础的隐患辨识能力已达到适岗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