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62154687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 高 三 年级 语文 教学案课题: 散文阅读之形象特点作用题 编制人: 曹凡 审核人: 课时: 1 教学目标:1. 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并掌握其分析概括方法。2. 掌握审答规范,类题精炼提高解答此类题目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析局部句段作用题的知识、方法和规范要求,提高能力。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一、高考题回放:1、阅读何容何许人也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学生书176页)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答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

2、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第处画线句子中的“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写出了何容的坦然、不妥协、不改变。第处画线句子中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写出了何容坚持自我的特点。这两句话写出了何容不管别人如何评价,都坦然地展示个性。2、阅读过岭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学生书202页,13年广东卷)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答案善于配合、清高斯文稳重聪明、善解人意坚忍。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先要找出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句,然后加以整合。如对“马摆了摆头,很斯文”“而马

3、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等语句进行分析概括。二、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物象特点和作用的方法和审答规范(一)人物形象特点和审答规范1、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散文中经常会有议论、抒情的句子,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2、(1)审题 是分析还是概括。(“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2)答题: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为此,宜从

4、以下几方面入手: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特征。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装订线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二)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和作用的方法和审答规范散文中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5、。景,景物;物,某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1、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内涵):分析概括物象的含义,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它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2、分析概括物象的作用:分析概括散文中主体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首先要区分散文的类型,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主要有:联结上下文,充实文章内容,深化、升华主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概括时要找准信息区间,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注意答题的全面、准确。对于次要物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a.对内容的充实作用,b.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c.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课堂反思: 资料共享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