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5303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三节 朋友之谊 第3框 友谊长存教案 湘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友谊长存教学案例【教材简析】 “友谊长存”是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的内容。教材按“生活需要友谊”、“寻找好朋友”、“友谊长存”三框编排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三节的归宿、落脚点,它是在认识友谊的基础上侧重于思想和行为方面给予正面的引导,学会与同学相处之道。【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比较单纯,活泼乐观,乐于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这一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因年龄小,阅历浅,自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且正步入

2、青春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保持友谊?如何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常常成为困扰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倘若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健康与学习。因此对学生进行友谊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之道,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交友的原则;掌握维护、保持友谊长存的途径。2、 能力目标:通过举例说明,分析资料,学会与同伴积极交往,正确善待友谊,学会与友相处之道,培养学生交往与沟通、辨别是非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交友要善交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正直、诚实守信、见多识广的朋友,也要乐交需要支持你的朋友;平时要珍爱友谊,交往中学会尊重,

3、学会交流,学会关爱,学会赞扬,学会宽容,保持友谊之树长青,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创造友爱的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交友的原则,维护、保持友谊长存的途径。教学难点:维护、保持友谊长存的途径。【设计理念】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和认知特点,以贴近学生的实际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如用“说一说、谈一谈、夸一夸、想一想”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主要围绕在交好友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学会交流,学会关爱,学会赞扬,学会宽容,保持友谊长存,注重情感教学和行为指导,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行知行结合。

4、【教学准备】1、 要求学生准备好平时与朋友交往过程中的典型事例。2、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找朋友,学生跟着唱。师:“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童谣,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期渴望伙伴,渴望朋友,现在已经长大了,是否依旧渴望伙伴,渴望朋友呢?你身边有好朋友吗?我们该如何善待身边的友谊,使友谊之树长青呢?2、 讲授新课1、 说一说畅所欲言,指点迷津师:多媒体展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为何他们的友谊长达40年之 久?生: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每四人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师:学生讨论后写出关键词,共同归纳,多媒体显示: 善交益

5、友(益友=正直+诚实守信+)寻找好朋友 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真挚友谊=尊重+交流+关爱+赞扬+宽容+讲原则2、 谈一谈自由论坛,交友之道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课前准备与朋友交往过程中的实例及对自己的启迪。学会尊重师:多媒体播放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欣赏故事并讨论:刘备是如何感动诸葛亮的?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发?生:踊跃发表意见,并例举自己的生活实例:李想和王林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上体育课,李想把手机放在书包里,王林没手机,正好他有事想要打电话回去,就顺手拿了李想的手机打电话,打完放进李想的抽屉里,李想回来,发现有人动了他的手机,很生气,大嚷一声“谁用了我的手机 !无聊”,王林一听

6、,有些不舒服,忙说:“是我!”“不就打个电话吗?”“你怎么不说一声”“我们不是好朋友吗?”师:尊重朋友,坦诚相见,平等相待,言而有信,同学、朋友之间需要学会尊重。学会交流师:多媒体显示英国作家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谈谈你的想法?生:互相讨论发表想法,并例举自己的生活实例:王明和李良是邻居,小学四年级以前一直在一起玩,彼此是最好的朋友,快上小学四年级时,王明因为父母到省城上学去了。此后,彼此没有联系,两个人之间的朋友关系也逐渐疏远,消失了。师:人与人相处

7、,需要相互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深化友谊,创造友谊。学会关爱师:多媒体显示俗语:“患难见真情”“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你怎么看?生:积极主动发表意见并举例说明:我的同桌王强读小学三年级时,一次意外事故夺去了他的双臂,从此王强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想中途辍学,是他的同桌用真诚、热情的帮助,主动为他补课,主动照顾他的生活,想尽一切办法为他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师:当朋友有困难时,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尽自己所能,关爱别人,让关爱传递友谊。学会宽容师:多媒体展示一段录像下棋主要情节:雪子和媛媛两个好朋友下棋,雪子性格比较急,快人快语,缓缓则比较慢,沉着应战。雪子总是催着对方下

8、棋,后又连续几次悔棋,缓缓不干了,两人争吵起来,最后分道而别。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的?你是否认为先向好朋友道歉是没面子的事?生:学生相互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共同讨论:大家认为宽容、原谅是维护友谊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的态度,也可以对朋友的过失持宽容的态度。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发展友情需要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友谊需要宽容去培养。3、 夸一夸榜样熏陶,体验感悟师:大家共同谈了交友之道,明白真挚的友谊需要尊重,需要交流,需要关爱,更需要宽容,哪是否彼此需要赞扬和鼓励

9、呢?生:肯定的师生:共同朗诵作品赞扬是一种力量:我们的朋友需要赞扬。忧郁的朋友有了赞扬,眼里的天空会突然蔚然起来,枯燥的生活一天天丰富;自卑的朋友有了赞扬,困难和挫折变的渺小起来,胆怯抛到了脑后,信心和勇气会陡增。有人说,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种,就像是给人温馨和感激的春风。赞扬是一种力量。师:“你真棒!”学会真诚赞美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朋友或同桌的优点一一列出,并拟好相应赞扬的话语,附上相应的理由和事实。对着朋友进行赞扬,请主动握着同桌或朋友的手,互致赞美之词。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积极上台互致赞美之词,体验感慨。师:维护友谊,保持友谊,需要双方相互鼓励,真

10、诚赞美。4、 想一想明理析辨,升华认识师:朋友之间讲友情,讲宽容,是不是可以不讲原则呢?好朋友考试作弊,你看见了替他保密;朋友拿了人家的东西你装作没看见;好友做了坏事你也不讲,这样行吗?为什么?生:讨论交流答案师生共同归纳:友情也要讲原则,讲法律,否则会使友情变味,走上歧途,使人感受不到友谊的真谛,不能完善自我。友情需要原则去培养。3、 课堂小结,巩固升华友谊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交友要交正直、诚实守信、见多识广的益友,也要交需要我们帮助的朋友。获得友谊不易,保持友谊更难。我们要充分尊重朋友,与朋友坦诚交流,在朋友有困难时尽力帮助,在朋友取得成绩时给予真诚的赞扬,以宽容之心对待朋

11、友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板书设计 真挚友谊=尊重+交流+关爱+赞扬+宽容+ 学会尊重 学会交流 友谊长存 学会关爱 学会宽容 学会赞扬 需要讲原则【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学生成长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实践体验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实践,这堂课给了我深刻的反思和感悟。一、 课堂教学应坚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学效果就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12、,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只能剩下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抽象的理论灌输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上,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教学,而在活动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如下棋,同桌互致赞美之词等学生感兴趣。因此,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自如,学生愿意说出心里话,共同探讨,既锻炼了能力,又提高了认识,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二、 课堂教学应注重体验,关注学生全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是师生互动体验的过程。由教师引领学生在自我需要和付出的体验当中,达到情感、态度

13、、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这课堂上,善于创设情景,挖掘学生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尽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三、 课堂教学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和工具。课堂教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空间,代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把音乐、故事、小品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