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52923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七课 礼貌待人 第1框 交往须明礼课件 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学会待人接物 第7课 礼貌待人 第1站 交往须明礼,1.记住礼貌的含义。 2.说出礼貌在交往中的作用。,礼貌的重要性。,“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讨论分享,1.有人认为,即使别人有错,我们也应该以礼相待。有人则认为,明明是别人犯错误,为什么还要我对他讲礼貌? 你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为什么?,对于第一种观点,我完全赞同。别人有错,那是别人的

2、事情,我们以礼相待,体现的是我们的修养和风度。 对于第二种观点,我不敢苟同。别人错了我们以礼相待,有可能感化别人,让他也成为一个明礼之人;别人有错,如果我们以牙还牙,那岂不是我们也成了无礼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当发生不愉快时,礼貌可以减少摩擦、化解矛盾。,2.【故事前传】古时候,有个青年人骑马赶路,眼看天色已晚,渐近黄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里很着急。正好,有个老汉路过,青年人高声喊道:“老头儿,这儿离客店还有多远啊?”老汉回答:“五里。”青年人跑了十几里路都没有见到客店的影子,他在暗暗骂着那老汉时,却突然省悟:哪是“五里”呀,分明是“无礼”! (1)这个青年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是一种对

3、人极不礼貌的行为。,【故事续集】认识到老汉在责怪他不讲礼貌,于是青年人马上掉头往回赶,见着那老汉就翻身下马,叫了声“大爷”。没等他说完,老汉就说:“客店早已过了,你要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住一宿吧!” (2)这个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为什么?,告诉我们交往须明礼。因为:礼貌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礼貌体现人的文明素养;礼貌可以使人们在交往时更加愉悦和谐。在交往中,礼貌能够使人们感觉愉快,化解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等等。,问题归结 请你将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写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中研讨。,请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哦!,人人平等,礼貌表达对他人的_ 礼貌体现人的的_ 礼貌可以使人们在交往时更加愉悦和谐,尊重,文明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