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215283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行为理论20070416085618908(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费者行为理论,陆东辉,欲望是有不同层次的。按照马斯洛的解释, 欲望可以分成以下层次: 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如饮食等,这是最低 层次的需要。 第二,安全和保障的需要。如免受伤害、免受剥夺、生活上有 保障等。 第三,归属感与爱的需要。如所属社会阶层的认同感等。 第四,尊重的需要。这既包括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包括尊重别 人。 第五,认知需要,即求知欲。 第六,审美需要。如喜爱将东西放的井井有条。 第七,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扩个人潜力的实现,也包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目的:了解消费者剩余含义及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 理的关系。了解消费者的各种决策。掌握效 用、边际效

2、用、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的 含义,熟悉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效用最大化 的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边际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边 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 特征,消费可能线。,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幸福=效用/欲望,哇,一、欲望,就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二、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个重要假设: 第一、消费者能够确定自己喜欢哪种组合或喜欢程度; 第二、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即AB,BC,则一定AC 第三、消费者对数量更多的同种物品组合的偏好一定大于数量 较少的同种物品组合,注意: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三、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

3、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 满足程度。,注意: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效用与欲望都是一种心理感觉,效用也可以表示偏好。 所以消费者行为理论更偏重与心理分析,四、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计算加总求和的,其大小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无法计量,也不能 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 顺序,即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 来表示。,案例研究,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 得的满足的总量。,是指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 务中所增加的满足

4、程度。例如,一个人吃包子, 从第一个吃到第五个,每一个给他带来的满足 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 即为边际效用。,巧克力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0 0 0,1 30 30,2 50,20,3 60,10,4 60,0,5 50,-10,总效用曲线 TU,TU,MU,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 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 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递减。,理由,1、生理或心理原因 2、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强调,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用你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三、消费者均衡,在既定收入与商品价格条件下,为了

5、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 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 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 等。这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获得效用最大 化的必要条件。,假设,1、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每一元货币的边际效用 对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哪?,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 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 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 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PXQx+PyQ

6、y=M,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 为n种商品的既定的价格,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 以X1、X2X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数量,MU1、MU2MUn 分别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上述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条件可以表示为前面的公式:,消费者均衡条件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验的一种理论概括: 例如,你用1000元可以购买三件相同的衣服,也可以购买三件不 同的衣服,Qx=10, Qy=0,5,Qx=8, Qy=1,18,26,29,27,20,Qx=6, Qy=2,Qx=4, Qy=3,Qx=2, Qy=4,Qx=0, Qy=5,如何理解消费者均衡条件?,X与Y物品的边际

7、效用表,X与Y物品的总效用表,设 M=100元,Px=10元,Py=20元,X与Y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见下表:,PXQx+PyQy=M,当Qx=10时,Qy=?,请问总效用是?,依次类推,作业:,1、解释下列概念 效用 总效用 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2、把前面的例题整理到作业上,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注意:无差异曲线也反应消费者的偏好,组合方式 X商品 Y商品,A 5 30,B 10 18,C 15 13,D 20 10,E 25 8,F 30 7,无差

8、异曲线,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 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 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表,边际替代率表,a - b,5,12,2.4,b - c,5,5,1,c- d 5 7 0.6 d e 5 2 0.4 e f 5 1 0.2,在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向右下方倾 斜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9、是因为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凸向原点是 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 替代率递减也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在减小。,斜率较大,斜率较小,所以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两种物品替代性的大 小。如果两种物品替代性很大。,完全互相替代,完全不能替代(互补品),三、消费可能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货币收入所 能购买到的商品量的集合。,限制条件,I=P1X1+P2X2,C,E,A,E,消费可能线,该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能 购买的X商品与Y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A,B,A1,B1,A2,B2,A,B,A1,四、消费

10、者均衡,我们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起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这的一条 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I1,I2,I3,E,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 的差额。,愿意支付价格 某物品数量 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5 1 1 4,2,4,1,3,3,3,1,2,4,2,1,1,5,1,1,0,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注意: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感觉,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指标。消费者从购买某种物品当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越大,说明生产与交易这种物品的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越大。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就是消

11、费者福利的增加。,二、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消费者购物,效用,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追求最大,越大,生产者按消费者的偏好生产就是“消费者是上帝”的含义!,影响消费者偏好的是消费时尚与广告,消费者的偏好受个人立场与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收入与社会地位不同,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偏好也不同,不可能有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偏好,也不能希望某一种 产品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要 定位某一群体消费者。,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 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递减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 因此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才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案例研

12、究:信子裙与大岛茂风衣的不同命运。,作业,一、解释概念 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2、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它有何特征 三、计算题,1、某消费者收入为元,用于购买和两种商品,商品的价格 元,商品的价格元。 () 计算出消费者所购买的和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商 品和商品各是多少? () 作出一条消费可能线。 () 所购买的商品为,商品为,应该在哪一点上?在不在消费 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 ) 所购买的商品为,商品为时,应该是在哪一点上?在不在 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

13、,该商品的需求 弹性系数为.,如果降至.元一公斤,此时的消费量为多少?降 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1、解 (1) 根据已知条件可列方程式 :20QX+10QY=120 则当QX=0时;QY=12 当QX=1时;QY=10 当QX=2时;QY=8 当QX=3时;QY=6 当QX=4时;QY=4 当QX=5时;QY=2 当QX=6时;QY=0 共有7种组合 (2),消费可能线 20QX+10QY=120,(4,6),说明在该消费者现有收入条件下无法实现 4单位X和6单位Y的数量组合。,(3,3),说明在该消费者现有收入条件下, 3单位X和3单位Y的数量组合,不是最大数量组合。,2、解:根据题意已知:P1=1元/公斤 Q1=1000公斤 Ed=2.4 P2=0.8元/公斤,所以,Q2=Q1(1+0.48)=1480(公斤) 原来的总收益: TR1=P1 Q1 =1 1000=1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P2 Q2 =0.8 1480=1184(元) TR2 -TR1 =184 (元) 总收益增加了184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