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概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214759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小组工作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小组工作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小组工作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小组工作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概论(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工作概论,主要内容: 【播放 “小组工作示范”视频(小组类型 :青少年自我成长小组)】(44分钟)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 三、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四、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五、小组动力 六、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七、小组的构成 八、小组的发展阶段 九、小组的评估,小组工作概论,一、小组工作的概念,什么是小组? 什么是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概论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1、小组的特征: 一个人以上; 形成关系; 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成员间互相影响,有归属感。 小组有发展阶段; 有例如规范、准则等社会控制。,小组工作概论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2、什么是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定

2、义: 一种群体活动或经验 一种群体工作的过程 一种治疗或援助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小组工作概论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2、什么是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定义() 在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下,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小组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相互支持而发挥出来。,小组工作概论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2、什么是小组工作 (2)小组工作的特征: 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有明确的目标 在互动过程中,通过

3、彼此分享、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举例:现有两个小组,我们观察其中人员的沟通模式,结果发现: 小组1:每个小组成员和工作者之间的围绕小组目标的沟通交流非常热烈,小组成员之间也有沟通交流,但很少。 小组2: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围绕小组目标的沟通交流非常热烈,而工作者则在需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引领、启发、指导、推动。 请这两个小组的沟通方式哪一个更成功,更符合小组专业方法?为什么?,二、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1、小组工作的功能 预防 康复 能力建立 社会运动 矫正 问题解决 社会化 社会价值,2、小组的类型(),(1)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 非自愿小组 (2)组员的

4、界限:封闭小组 开放小组,2、小组的类型,(3)小组的性质/目的,如 兴趣小组:培养兴趣和能力,陶冶情操。 社交小组: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支持小组:同质性人群的互动,如单亲妈妈小组、癌症病友小组。 教育小组:提供新知识、新方法 成长小组:帮助组员认识、了解自己, 治疗小组:治疗创伤、复原并康复,如美沙酮治疗小组,三、小组工作的价值观,1、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1)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的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2)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人人平等的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

5、严 和特点 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 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赋权的原则 发展的原则,(3)审视自我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的和谐与冲突,(4)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 互惠互助的原则 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 民主参与和决策 赋权的原则 高度个别化原则 平等的原则,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一)需要理论(略)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3、需要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二)小组动力学(略) 1、小组动力学的内容 2、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略) 1、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 2、社会学习理论

6、对小组工作的启示,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四)镜中自我理论(代表人物:库利) 1、镜中自我理论的内容 (1)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或割裂开的。,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四)镜中自我理论(略) 1、镜中自我理论的内容 (2)镜中自我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四、小组工作相

7、关理论,(四)镜中自我理论(略) 1、镜中自我理论的内容: (2)镜中自我 费孝通:,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四)镜中自我理论(略) 1、镜中自我理论的内容 (3)首属小组 库利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首属小组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四)镜中自我理论 2、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的启示() (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 (2)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

8、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 2、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的启示,(3)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给个人终生的发展打上的烙印。 在小组工作中,尤其是治疗性的小组,通过探讨个人的首属小组对个人的具体影响,尤其是个人首属小组中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目前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和个人的非适应性行为的来龙去脉,可以帮助成员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五)交流分析理论(TA Transaction Analysis) (代表人物:波恩) 1、交流分析理论的内容 (1)三个基本假设:

9、交流分析理论是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三个基本假设为:,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五)交流分析理论(TA Transaction Analysis) (代表人物:波恩) 1、交流分析理论的内容 (1)三个基本假设: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 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早期便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 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2)人格结构存在的三种自我状态() 儿童状态:儿童自我时,是以某个早年经验到的方式来应对眼前; 特征: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顺应的。,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1)人格结构存在的三种自我状态 成人状态

10、:成人自我时,以一种经过思考,较理性的方式应对眼前。 特征:理性的、逻辑的。,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1)人格结构存在的三种自我状态 父母状态:父母自我时,是以曾经经验到的父母的方式应对眼前。 特征:教导的、权威的。 每个人三种状态的比例不同。,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例如: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发现一个醉汉睡在墙角,现有三种反应: (1)“真不成体统,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连自己能喝多少都没有分寸。 (2)“这么冷的天,这样下去会冻死的,还是通知警察为好。” (3)“咦!他怎么摔倒在地上了?他是不是很难受啊?” 请问这三种反应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自我状态?,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3)三种交流的形态:()

11、 互补型 这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一种为人们所预期的反应。刺激与反应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种状态发出邀请,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应。如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成人对成人。,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交叉型 也叫交错型交流,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当对话被打断或交错时,沟通会停止(通常是暂时的),继之而来的是新的或不一样的沟通。,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隐含型 也叫“暧昧型”交流,它通常包括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传达的是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信息,及另一个隐藏的、心理层次的信息。 这种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烦烦。,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案例: 1、 母亲 : 你

12、今天必须几点到学校? 小明 :八点半。 母亲:已经八点半了,再不起来我要生气了。 小明:我身体不舒服今天不想上学。,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1. 互补沟通 : 2、 李老师 :小明今天很乖,不过下午好 像一直在流鼻水。 小明妈妈:你们学校怎么照顾学生的,我的孩子来学校不到一天就感冒了。,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2. 交叉沟通 父亲 :你还有几天开学? 小明 :三天。,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3、 隐含沟通(意在言外)。 父亲 :你还有几天开学?(真正的意思是你的暑假作业快交不出来了还在玩) 小明 :三天。(快开学已经很烦了,我好想轻松一下你却只想叫我做功课),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3)人生的四种基

13、本态度:() “我不行,你行”:是儿童最早形成的一种人生态度,这是孩子在最初人生阶段的处境中得出的结论。成人以后若还抱着这种人生态度,就会导致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容易听从他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常常体现的是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我不行,你也不行”: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既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他人;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总是一概拒绝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而不管别人是否真诚。 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最终可能在一种极端退缩的状态下了结一生。,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我行,你不行”:是一种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持这种人生态

14、度的个体拒绝认识自己的内心,无法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与自己的关系,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而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体现的是威严的父母自我状态,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我行,你也行”:这是一种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 抱着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 他们常常通过表现慈爱的父母自我状态来帮助别人,通过表现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来享受生活,也运用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来进行决策和行动,只有在非常大的压力和身体健康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适应不良。,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置于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

15、中,就容易形成 “我好你也好”的态度。由于现实生活的重重限制,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形成这种健康的态度。但是,一个充分解放了个人的成人意识的人,接受这种“我好你也好”态度的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2、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 (2)交流分析理论中对个人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四、小组工作相关理论,( 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上,帮助组员了解自

16、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4)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觉察,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五、小组动力,(一)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 形成;启动;发展;成熟; 落幕;结束;跟进 等所有过程。 (),五、小组动力,(二)影响小组动力的因素 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内容。 静态方面主要包括; (1)机构; (2)小组特性; (3)领导者的个人特点; (4)小组成员。,五、小组动力,动态方面主要包括: (1)小组的领导方式与形态; (2)小组气氛和凝聚力; (3)成员的参与; (4)沟通模式; (5)冲突和冲突的解决模式; (6)小组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范; (7)小组的决策过程; (8)问题解决过程。,六、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 个人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