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45797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18_2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中国地理分区(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热量充足B.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C.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相同的D.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降水少2.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2、A.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潜力B.加大湿地开发利用,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C.建设绿色商品粮生产基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D.建设成为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解析】1选A,2选C。第1题,我国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热量充足,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不一定相同;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热量小。第2题,甲区域位于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水平较高,提高机械化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潜力作用不大;东北地区应该加大湿地保护,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绿色商品粮基地;林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加固训练】下图

3、为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不同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序号代表岛屿的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区域。读图完成(1)、(2)题。(1)代表北部区域的是()A.B.C.D.(2)比较两岛中部地区,台湾岛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环流更强B.地表面积分布更广C.纬度位置更接近多雨带D.地形对气流抬升更明显【解析】(1)选A,(2)选D。第(1)题,台湾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冬季受东北和西北风影响,所以台湾北部降水最多,西部降水少,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海南岛西部降水少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东南多;为北部,为南部,为西部,为东部。第(2)题,台湾中部有台湾山脉,对气流起阻挡作用,气流被抬升多地形雨。

4、(2017河北联考)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甲)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乙),完成35题。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3.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区B.黄淮海区C.长江中下游区D.四川盆地区4.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

5、主要原因是()A.地处偏远,农业技术落后B.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D.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5.图甲中有一区域的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种植耐旱作物B.全部施用农家肥C.修建水平梯田D.大规模更换表土【解析】3选C,4选B,5选C。第3题,由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在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六个区中,长江中下游区的优等地、高等地面积最大,平均等别也是最高的,故其耕地质量最优。第4题,四川盆地西部为横断山区,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四川盆地区平地面积小;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

6、貌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二地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平原低地比重小,故其耕地面积较小。第5题,图中黄土高原区土地质量的平均等别最低。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为了保水保肥,最好的办法是修建水平梯田;种植耐旱作物对提高土壤肥力没有直接作用;全部施用农家肥和大规模更换表土不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2017抚顺模拟)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均为季风气候B.广泛分布红壤C.河流结冰期长D.耕地多为旱地7.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解析】6选A,7选B。第6题,华

7、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均位于东部季风区。第7题,甲地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乙地为一年两熟,这主要是由热量差异引起的。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8.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降水C.光热D.土壤9.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A.水源补给减少B.植物蒸腾减弱C.林草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加剧【解析】8选B,9选A。第8题,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漠为主,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北荒漠地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第9题,由于水资源开发

8、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往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面积缩小。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10.图示区域()A.最大温差为24B.最大相对高度为5 000米C.河流由温度较低向较高的地方流动D.随纬度增加海拔逐渐升高11.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有()A.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B.西北部比东南部垂直地域分异明显C.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D.河流各河段下切侵蚀作用强烈【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分布特征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分析图示区域等温线可知,图中西北部(北部)

9、气温最低,地势最高,图中南部气温较高,地势较低,河流由西北部(北部)流向南部,所以河流流向与温度由较低向较高变化方向是一致的。第11题,该地区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湿润水汽形成的降水;西北部等温线较稀疏,且气温较低,说明西北部地势较高,地势起伏较小,垂直地域分异不明显;该地处于亚热带,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随海拔升高,植被逐渐变化为落叶林和针叶林;河流源头以溯源侵蚀为主,上游下切侵蚀强烈,中下游则以侧蚀作用和沉积作用明显。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硅化木又称“石树”。我国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燕山白河两岸,产于距今1.4亿年

10、前的侏罗纪火山盆地中,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群。(1)阴山和燕山是中国北方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和燕山南北农业活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2)简述燕山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群景观的形成过程。(3)在我国东部,和燕山主体走向最类似的是南岭,但南岭自然环境南北差异并不明显,试举例说明。【解析】第(1)题,阴山和燕山是我国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分界线。阴山南部的农耕文化,除受山地影响,水热条件较优越外,引黄灌溉尤为重要;燕山南部为华北平原,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第(2)题,化石形成和出露一般有“生物埋藏生物石

11、化地壳上升侵蚀搬运化石出露”的过程。第(3)题,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进行对比。答案:(1)阴山和燕山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阴山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气,因此,阴山南麓的雨水较为充沛;黄河水灌溉之利,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燕山以南的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种植业。(2)1.4亿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断裂活动,燕山高大乔木植物被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树木形成硅化木;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覆盖在这些硅化木上部的岩层被侵蚀搬运掉,这些木化石出露地面形成硅化木景观。(3)南岭南北自然景

12、观类似,南北差异较小: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都是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自然植被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列出合理的3方面即可)13.(能力挑战题)读材料和玉树及周边地区图,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青海省玉树素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高寒是该州气候的基本特点。玉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兼营的地区,其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大。材料二玉树地区也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之一。但近些年来的百万“挖草大军”不仅打破了高山草甸的宁静和生态平衡,更给它留下“千疮百孔”,留下的坑洞寸草不生,植物长势退化。一些原有的高原植物消失,而有毒杂草大面积覆盖牧草,使土壤吸水能力明显降低。很可能将整片草甸推上沙化、荒漠

13、化的“不归路”。(1)分析玉树具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美誉的原因。(2)分析玉树以牧业为主的原因。(3)分析造成玉树地区草甸沙化的原因有哪些。(4)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对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分析时主要从“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所显示的信息上考虑,抓住青藏高原地形、三江源头、河网分布、水源供给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青海玉树地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利于种植业发展;高原山地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地草场广布,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第(3)题,青藏高原的生态较为脆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过度放牧等,会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第(4)题,无节制的采挖虫草活动

14、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加剧荒漠化,影响该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答案:(1)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玉树;境内河网密布,水源充裕。(2)高寒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高原山地的地形利于发展畜牧业;草甸、草原广布,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草料。(3)高寒的气候,植被一旦被破坏便难以恢复;由于牲畜数量过多造成的过度放牧;由于采药等过度樵采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无序的采矿造成植被破坏。(4)使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对水源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合理即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