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42294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01知识管理1量筒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_和_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_若俯视,则读数_,若仰视,则读数_说明:量筒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而量杯是呈倒圆台形,量杯刻度是不均匀的,下部较疏,上部较密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测量工具:_和_实验原理:_.测量过程:利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_测出物体的体积,即利用公式_算出物质的密度注意:(1)在测量形容不规则固体密度时,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如果先测体积,会因为被测物体上

2、沾有水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计算出的密度偏大(2)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必须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液体后再测出剩余部分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量筒中体积为V的液体的密度为.如果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最后把液体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烧杯中还留着一部分液体未倒入量筒中,会导使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02基础题1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3、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3做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全班各实验小组所用的是同一种类型的石块,但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凡是正确、认真地进行实验的,所得的石块密度值都大致相近,略有差异对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解释错误的是( )A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密度不可能相同B实验过程复杂,难免在某个环节上出现误差C在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面出现误差是难免的D有些同学测量顺序不同,也会造成实验误差4(盐城中考)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衝

4、,该石块的质量为_g,接着他测出石块的体积为10.0 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kg/m3.5(桂林中考)小丽爸爸有一枚印章,小丽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_处(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印章的质量是_g.(3)用量筒测量印章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是_cm3.(4)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_kg/m3.6(日照中考)吴丽知道了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她还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她找来一个干净的小瓶A装满食用油,利用

5、如图所示的天平(砝码已丢失)、量筒、茶杯、水和胶头滴管等来进行测量爸爸说,食用油太黏、不易清洗,不要直接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吴丽想了想,又找来了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干净的小瓶B,最终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她的探究过程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_,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将盛满食用油的小瓶A放入左盘,将小瓶B放入右盘,向B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将小瓶B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V1_cm3.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全部倒出(3)_,然后将水全部倒入量筒,读出示数,即为食用油的体积,记为V240 cm3.(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食用油的密度为_kg/m3.03中档

6、题7(济宁中考)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 g/cm32.52 g/cm32.56 g/cm32.60 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8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小红同学发现

7、在下列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 )A调整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B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读出水的体积V1C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D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9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

8、式为_(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4)下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_10.(荆门中考)在测量学生奶密度的实验中(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_(填“甲”或“乙”)中

9、的量筒(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左,应_,直到横梁平衡(3)小铭进行了如下实验: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C将适量的学生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m2;D将烧杯中的学生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考虑到学生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偏_为此,同组的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_(填序号)(4)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测量烧杯质量时砝码及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和的数值分别为_、_.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m2/g学生奶的体积V/cm3

10、学生奶的密度/(gcm3)78.240参考答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管理1最大测量值分度值相平偏大偏小2.天平量筒天平量筒基础题1C2.A3.A4.右28.02.81035.(1)零刻度线中央(2)43.6(3)20(4)2.181036.(1)先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2)34(3)向小瓶B中倒满水(4)0.85103中档题7D8.B9.(1)(m2m1)/V1(2)(m3m4)/V2(3)小张(4)17.3200.8410310.(1)甲(2)向右调节平衡螺母(3)大ACDB(4)36.61.04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