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37618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下册16_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新版粤教沪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6.2 奥斯特的发现,课前预习,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_;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_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一样,它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的_有关,可利用_来判定.,4.注意观察,善于发现,正是由于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 ) A. 电流具有热效应 B.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电磁感应现象 D.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3.如图16-2-1所示,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与右边的磁体相吸引,则通电螺线管远离磁体的一端为_极,电源的A端为_极.,磁场,电流方向,条形磁

2、铁,电流方向,右手螺旋定则,N,正,B,课堂演练,知识点1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典例精练,【例1】如图16-2-2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导线下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_,这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_发现的电流的_(填“热”“磁”或“化学”)效应现象.,磁场,奥斯特,磁,课堂演练,模拟演练,1.如图16-2-3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入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实验探究的是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_.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表明_.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_. A.类比法 B.转换法 C

3、.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B,课堂演练,知识点2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典例精练,【例2】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安装在玻璃板上,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铁屑的分布如图16-2-4所示,则图中A、B两点相比,_点磁场较强.,【例3】小波小组在探究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6-2-5甲所示电路.实验时,,A,课堂演练,【例3】 (1)可通过观察_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16-2-5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相似. (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

4、,他将开关S从1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来研究_的关系.,小磁针北极的指向,条形磁铁,控制两次螺线管中的电流相同,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课堂演练,模拟演练,2.下列措施中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磁性的是 ( ) A.减小螺线管的电流 B.减少螺线管的匝数 C.在螺线管内插入铁芯 D.改变螺线管的电流方向,(1)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16-2-6甲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管外部的磁场与_磁体的磁场相似. (2)小明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转动180,南北极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方向与

5、螺线管中_方向有关.,C,3.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时,小明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条形,电流,课堂演练,知识点3 右手螺旋定则,典例精练,【例4】请在图16-2-7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例5】弹簧测力计挂住一条形磁铁置于螺线管的正上方,如图16-2-9所示.闭合开关K,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 A.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如答图16-2-1所示,A,课堂演练,模拟演练,4.在如图16-2-8所示的电路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知 ( ) A.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 B.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6、,d端是电源正极 C.a端是通电缧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 D.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5.下图中,小磁针静止后指向正确的是 ( ),A,C,课后作业,夯实基础,1.某同学为了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增加通电螺线管的匝数 B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 D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2.如图16-2-10所示,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放在螺线管的正上方,闭合开关,待弹簧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 C.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缩

7、短 D.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伸长,D,C,3.如图16-2-11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图中所示方向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 ),课后作业,4.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我们手里的小磁针水平静止时北极指向地理_(填“南”或“北”)极附近.,D,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磁场,北,课后作业,5.某同学利用如图16-2-12所示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

8、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比较乙、丙两图可知_.,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课后作业,6.如图16-2-13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_,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能_,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_代替铁屑进行实验.,轻敲有机玻璃板,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磁针,课后作业,7. 如图16-2-14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9、逐渐向右移动时,A弹簧的长度将_,B弹簧的长度将_.(均填“伸长”“缩短”或“不变”),伸长,缩短,8.请根据如图16-2-15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9. 在图16-2-16中虚线框内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如答图16-2-3所示,如答图16-2-2所示,课后作业,10.物理学中常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磁感应强度B越大表明磁场越强;B=0表明没有磁场.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图16-2-17所示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

10、图象.为了研究某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刚设计了如图16-2-18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解答下列问题:,课后作业,10. (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A. (2)只闭合S1,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_极;闭合S1和S2,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 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由图象可得,此时该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为_T. (3)实验中小刚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_无关. (4)实验中小刚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11、请你再提供一种改变磁感应强度的方法_.,0.03,S,0.3,方向,改变甲电路中的电源电压,课后作业,11.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采用了图16-2-19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力提升,(1)当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_(填“会”或“不会”) 发生偏转,说明通电螺线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_发生力的作用. (2)用铁屑来做实验,得到了图16-2-19乙所示的情形,它与_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_真实存在的.,会,磁场,条形,不是,课后作业,11. (3)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对螺线管可能的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式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图16-2-20所示的四种情况.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只与它的_有关,且这个关系可以用_判断. (4)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16-2-19丙所示,由图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_极发出,最后回到_极.,右手螺旋定则,N,S,电流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