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3434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必修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四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2017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导学号56420043)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

2、、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

3、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

4、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采用比较选项法。“时然后言”和“所继叔父”之间应该断开。“时然后言”的意思是“把握时机才说话”。“所继叔父混名知人”的意思是“他的嗣叔父谢混有知人之名”。据此可排除B项和C项。“此儿深中夙敏”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敏”后也应断开,据此再排除A项,可以得出答案。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字行

5、,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解析B项“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理解错误。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的一部分。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

6、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解析“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张冠李戴。原文意思是“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与本家子侄们聚会”,“极有文才口才”的是“谢瞻等”,而不是“谢弘微”。称谢弘微为“微子”

7、,是因为“每以约言服之”。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解析第一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循”,遵循;“事”,侍奉,事奉;“党”,族人;另外这句话是省略句,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第二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好”,喜欢;“臧否”,评论人物好坏;“乱”,打乱。注意翻译通畅。参考答案(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参考译文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从叔谢峻,是司

8、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

9、简约的言语让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被逼离开谢家,临行前)把谢混的家事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回到谢家)。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

10、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太祖镇守江陵,谢弘微担任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多时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如同事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留下资财巨万,园宅十余所,还有几百个奴仆。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用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

11、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余人营办丧事,一直到丧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2017全国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6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

12、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不正确,这里主要是戏谑李绅的意思,与标题“戏赠”一致。D项,“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皆不

13、正确,从诗歌本身来看,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遭际的不满,人生在世却“富贵”“无分”,只有等待身后的文名,这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诗人许多难言的不平与辛酸。答案CD6.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读这首诗要注意作者信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做此题时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释共有四处,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极有帮助。首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推重“风情”“正声”,充满自负态度,并以此态度贯串全篇。颔联由自负开始转而向友人戏谑自夸,“每被老元偷格律”一句

14、“偷”字写自己的作品被朋友暗自拿去模仿,有戏谑的成分;“苦教短李伏歌行”,拿朋友的短处、外号呼之,有开玩笑的意思。颈联由自负、自夸转而预言身后定有诗名。尾联说自己新编成十五卷诗集,却说“莫怪气粗言语大”,即不要怪里面的内容“言词夸张”。参考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导学号56420044)(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

15、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根据提示填写,注意同音字、易错字等,如“犹”易写作“尤”,“圆”易写作“园”,“豪”易写作“毫”等。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二、语言运用(24分)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2)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3)早在20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侧重于“周密”,与安排“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