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3410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04(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揭阳市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综合测试题0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xin) 提防(d) 船舷(xin) 叱咤风云(ch)B奖券(qun) 木讷(n) 相框(kung) 解甲归田(ji)C狡黠(xi) 胴体(dng) 隶属(l) 不落窠臼(k)D纸屑(xi) 拮据(j) 毗邻(p) 翘首以待(q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讴歌 尺牍 凭心而论 大有裨益

2、B潦草 宣泻 含辛茹苦 振聋发聩C辐射 家具 相形见绌 明辨是非D贸然 磋商 关怀备至 世外桃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的细腻描述,对人和食材关系的精妙理解,潜移默化地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B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正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C5月31日凌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去世,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一生致力于红楼梦的研究,殚精竭虑,孜孜不倦。D面对突发事件,交警部门表示会按照交通堵塞的程度实施不同的疏导方案,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会认真

3、工作,各司其职,各行其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建川博物馆分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组成,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B已经出台的十项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将使钢铁等行业的生产潜能、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几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C记者获悉,考古人员经过发掘,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中首次发现一件与战车伴出的盾牌,这对研究兵马俑的丰富内涵和秦军军制等具有重要意义。D日前,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阵容名单通过伦敦奥运会倒计时50天特别节目正式公布,郎平和姚明等体坛风云人物将作为嘉宾组成豪华的解说阵容。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

4、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 B. C. D.二、(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

5、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大多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但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

6、比拟。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故事多么简单平凡?这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

7、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与滥调是死对头。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这种变动进展的过程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

8、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我们本来不觉得城市生活和工商业文化之中有诗,从读过美国近代小说和俄国现代诗之后,便觉得它也有诗。莎士比亚教我们会在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伦勃朗和罗丹教我们会在丑陋中见出新奇。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现也生生不息。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才会有末日。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

9、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原文有删改)6下列关于诗的“趣味”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能艺术地观照出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应该具有诗的趣味。B平凡中见出情趣,丑陋中见出新奇的作品是有诗的趣味的。C不爱好诗而只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只能关注故事而不能读出其中诗的趣味。D读出诗中的故事比较容易,但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情趣,感觉到诗的佳妙,则不容易做到。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长恨歌传会真记的故事性强于长恨歌西厢记,但其文学价值远不如后者。B学文学的人如果偏嗜,就不能真正欣赏

10、诗的佳妙,因而也很难拥有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C成功的文学教育要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而培养文学趣味与读多少书没有多大关系。D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它不仅能提高我们欣赏其他种类文学的水平,也能滋润我们的人生。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的人也定能欣赏小说戏剧等其他种类文学。B培养读诗的趣味好比开疆辟土,要读者一层一层的挖掘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C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必有创造性,都必时时刻刻开发新鲜境界,否则会腐烂、僵死。D诗永远没有末日,它使生命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推展生命的活力。9从文章第两段看,作者

11、认为培养读诗的趣味最忌讳的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三、(9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

12、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

13、“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帑廥(tn kui):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佗(tu):他。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初,第明经 第:考取B.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俾:使C.不旬日,断疑狱四百 狱:监牢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比作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不及文瓘 蟹六跪而二螯B.因极推引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逸则富以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保邦于未危 师不必贤于弟子12.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第卷四、(25分)1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4分)译文: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