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3407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当仁,不让于师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绥(su)之喟(wi)然卓(zhu)尔诲(hu)人B莞(wn)尔箪(dn)食瓢(pio)饮曾皙(x)C侍(sh)坐饥馑(jn)哂(x)之以俟(s)D舞雩(y)户牖(yu)哭恸(dn)铿(kn)尔【解析】A喟:ku,C哂:shn,D恸:t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D)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夫子矢之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或知

2、尔,则何以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莫春者,春服既成唯求则非邦也与?其人也而有斯疾也!ABCD【解析】知通“智”,矢通“誓”,以通“已”,希通“稀”,莫通“暮”,与通“欤”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如有所立卓尔夫子莞尔而笑吾无隐乎尔以吾一日长乎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作计乃尔立A/B/C/D/【解析】形容词词尾/代词“你”/代词“这样”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AD)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宗庙之事,如会同【解析】AD是或者,连词,B连词如果,C介词至于5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

3、同的一项(B)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解析】方圆:A方形,C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D副词,正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可使足民。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C稍稍宾客其父D粪土当年万户侯。【解析】都是使动词,B形作动,CD都是意动用法7下列对第1、2节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1节中,子贡把孔子的才德比喻为日月,形象地阐明了孔子的才德像日月一样崇高、伟大,是无法超越的。B子贡把叔孙武叔诋毁孔子比作人自己断绝跟日月的关系,这对日月并没什么伤害,是

4、自不量力的表现。C在第2节中,子贡运用“上天”的比喻,着重突出了孔子的高不可及,这是针对“仲尼岂贤于子乎”的问话而来的。D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突出孔子的崇高伟大和高不可及。【解析】没有象征。8对选文10一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子路“率尔而对曰”,表明子路率直自信,勇于任事的性格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解析】“不满”不当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完成912题。“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5、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D)A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鼓瑟希(稀疏

6、)B春服既成(指夹衣或单衫)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20岁的人)咏而归(唱歌)D吾与点也(介词,和,同)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个孩子)【解析】与:赞成;三子:三个人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A端章甫。B鼓瑟希,铿尔。C孰能为之大?D左忠毅公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解析】ABC都是名词作动词用,D是使动用法11对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受伤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个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个人。C为

7、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又是谁呢?12选出下列对本段文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C)A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循循善诱,于谈话中蕴涵丰富哲理。B从在文中的表现看,子路是个轻率急躁的人。C孔子之所以赞许曾皙的观点,是因为曾皙所谈论的不是政治。D冉有是孔子的一个性格比较谦逊的弟子。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

8、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院判。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忠守杭州。帅马步舟师数万讨方国瑛,下天台,进攻台州。国瑛出走,追至黄岩。降其守将哈儿鲁,徇下仙居诸县。进兵温州。方明善拒战,击败之,克其城。徇下瑞安,复败明善于盘屿,追至楚门。国瑛及明善诣军降。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

9、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选自明史朱亮祖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B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

10、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C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D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解析】注意区分选项的差别,关键点在于“番遇知县道同”和第二个“亮祖”分别做后句的主语,不能做前句的宾语,故此选C。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枢密院”,元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B

11、“洪武元年”,“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年号起源于秦始皇。C“圹志”,“圹”堑穴也,即“墓穴”,“圹志”就是“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D“侯”,爵位的一种,“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解析】B项,“年号起源于秦始皇”错误,起源于汉武帝。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朱亮祖作战勇悍。徐达等围攻建康,朱亮祖突围,使常遇春被创而还,令徐达手下诸将不敢出战。B朱亮祖战功卓著。朱亮祖曾俘获同佥元帅,在克崇安、下天台、取广东、平广西等战斗中立下战功。C朱亮祖

12、得到太祖赏识。朱亮祖在洪武三年被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世袭罔替,后虽被杀,但死后仍以公礼葬。D朱亮祖不得善终。朱亮祖因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朱亮祖触怒皇帝,连同儿子一起被杀。【解析】选项D对应的原文为“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触怒皇帝的原因是“朱亮祖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选项曲解文意。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译文: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被他俘去的士兵有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2)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译文:李伯升仅率几个骑兵逃跑了。太祖嘉

13、奖他的战功,赏赐十分丰厚。【参考译文】朱亮祖,六安人。元朝授予义兵元帅。太祖攻克宁国,活捉了朱亮祖。太祖十分赏识他的勇悍,赐给金币,命他仍担任原职。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俘去士兵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太祖刚刚攻取了建康,还无暇攻打他。过了一段时间,派徐达等人围攻。朱亮祖突围,常遇春负伤而归,诸将无人敢向前冲。太祖亲自督战,终于大获全胜,捆绑朱亮祖前来面见太祖。太祖问道:“你将如何打算?”朱亮祖回答“:活着就尽力,死就死了吧。”太祖释放了他。积功授予枢密院判。李文忠在新城打败了李伯升,朱亮祖乘胜捣毁了敌军营数十个,俘虏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人、战马八百匹,辎重铠甲不计其

14、数,李伯升仅率几个骑兵逃跑了。太祖嘉奖他的战功,赏赐十分丰厚。胡深请求合兵攻打陈友定,朱亮祖由铅山进攻浦城,攻克崇安、建阳,功劳显赫。大军会合攻打桐庐,围攻余杭,晋升为浙江行省参政,协助李文忠镇守杭州。统率马步舟师数万人讨伐方国瑛,下天台,攻台州。方国瑛逃走,追击到黄岩,降服了敌守将哈儿鲁,攻下仙居诸县。进攻温州,方明善拒战,被打败,温州被攻克。攻战于瑞安,再次在盘屿打败方明善,追击到楚门。方国瑛和方明善率部投降。洪武元年,协助征南将军廖永忠从海道攻取广东,何真投降,同廖永忠攻克南宁、象州,平定广西。班师回朝,太子率百官于龙湾迎接慰劳。三年,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四年讨伐蜀地。太祖认为诸将久无战功,任命朱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率领军队开赴蜀地,明升已经投降。攻下未归附州县。班师回朝,因擅杀军校而不予奖赏。朱亮祖虽勇悍善战,但不爱好学习,他的所作所为多不符合规范,番禺知县道同知道了这些情况。朱亮祖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第二年九月召朱亮祖,和他的儿子府军卫指挥使朱暹一同鞭打而死。御制墓志铭,仍以侯的礼节埋葬。四、高考热点17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竹摇清影罩幽窗,量量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