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26425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仿真题组练 单选3合1练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单选3合1练八(25分钟 108分)第1组(36分)1.(2017河北衡水中学押题检测,1)纤毛是某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突起,精子的尾部也属于纤毛。纤毛的运动与其含有的动力蛋白有关,动力蛋白具有ATP酶的活性,能通过自身空间结构的改变引起运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合成动力蛋白的细胞器不同B.动力蛋白具有催化功能,通过提供能量与改变结构引起纤毛运动C.纤毛运动中动力蛋白通过肽

2、键的合成与断裂改变空间结构D.动力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男性不育答案 D解析 动力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合成动力蛋白的细胞器均是核糖体,A项错误。动力蛋白具有催化功能,但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引起纤毛运动,B项错误。纤毛运动与其含有的动力蛋白有关,动力蛋白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引起纤毛运动,该过程中没有肽键的合成与断裂,C项错误。精子的尾部属于纤毛,纤毛的运动与其含有的动力蛋白有关,动力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或丧失,从而引起男性不育,D项正确。2.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都可以合成酶B.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

3、活性的影响时,一般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答案 C解析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噬菌体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均不能合成酶,但硝化细菌的细胞内可以合成酶,A项错误。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而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5065 ),对实验结果有干扰,因此一般用碘液进行检测,B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消耗ATP,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C项正确。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4、D项错误。3.(2017安徽江南十校5月二模,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DNA复制发生于S期,若抑制DNA复制,则细胞不能分裂而停留在S期。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和B的作用效果,用A和B单独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其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G1/%S/%(G2+M)/%对照组32.7122.0145.285.29药物A34.1263.152.7318.14药物B90.276.543.1931.86A.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B.推测药物A的作用

5、机理是阻断S期DNA的复制C.药物B的作用机理必定是抑制G1期蛋白质的合成D.A、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导学号50074079答案 C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处于分裂间期的肝癌细胞占绝大多数,所以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A项正确。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留在S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阻断DNA的复制,B项正确。细胞有丝分裂的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为S期的DNA复制做准备,药物B作用后,G1期的细胞大大增多,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G1期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有其他可能,C项错误。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两种药物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不

6、同,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强于单独处理组,D项正确。4.(2017山东实验中学一模,6)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B.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C.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D.两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答案 C解析 后胸正常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后胸异常、非卷翅的性状,说明后胸正常对后胸异常是显性性状,卷翅对非卷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非卷翅占1/4,说明控制翅型

7、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后胸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后胸正常,不会出现后胸异常的雌果蝇,由于子代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因此控制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A项错误,C项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B项错误。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从题中信息不能判断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项错误。5.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符合人体免疫分析的是()A.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吞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

8、代病毒外壳C.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D.甲细胞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答案 C解析 预防H1N1病毒的感染时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注射疫苗对于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属于被动免疫,A项错误。呈递给甲细胞(T淋巴细胞)的抗原是吞噬细胞吞噬后暴露出抗原决定簇的抗原,B项错误。甲细胞,即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特异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并将其裂解释放出抗原,C项正确。甲细胞(T淋巴细胞)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的刺激,并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的,D项错误。6.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细菌在有机物

9、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在缺乏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该细菌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答案 B解析 该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A项错误。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属于分解者, B项正确。该细菌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没有光合色素,C项错误。该细菌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项错误。第2

10、组(36分)1.根据“化学元素化合物C组织器官洋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埃博拉病毒相比,C能独立生活,两者都含有核糖核酸B.蓝藻和C都有核糖体,若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有叶绿素参与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也可以用于有丝分裂实验D.洋葱富含钾、锌、硒,与根尖成熟区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 C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其中C表示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能独立生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核糖核酸),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故两者都含有核糖核酸,A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因含有叶绿素和

11、藻蓝素及相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构成洋葱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含有复杂的细胞器,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等),B项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依据自身生命活动所需有选择性地吸收矿物离子,这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项正确。2.IGF-1是人体自身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A.IGF-1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IGF-1的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C.IGF-1可能与胰岛素

12、功能相似,可促进糖原合成D.过量的IGF-1可能会导致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答案 D解析 IGF-1是人体自身能分泌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A项正确。IGF-1具有调节的功能,生物体内的调节物质一般都有反馈调节的特点,B项正确。因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IGF-1可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即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糖原的合成,C项正确。过量的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而癌症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所以该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胞原癌基因突变,但IGF-1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项错误。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黏着素和分离酶的相关作用。研究还发现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

1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黏着素存在时,基因重组仍可发生B.S蛋白可能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C.S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降解D.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答案 C解析 黏着素存在时,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项正确。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不能正常分离,B项正确。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应出现S蛋白,C项错误。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项正确。4.下列关于酶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14、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C.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鉴定D.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答案 C解析 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A项错误。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不能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B项错误。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C项正确。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实验的次数等是无关变量,D项错误。5.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15、),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改进措施,不合理的是()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B.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应该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D.出现惊厥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作对照答案 C解析 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小鼠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其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A项正确。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排除此实验是由溶剂引起的干扰,B项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C项错误。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小鼠血糖降低引起的,应该对实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恢复正常,而另一半不做处理,D项正确。6.(2017河北保定二模,6)棉蚜体型微小,以棉花汁液为食,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以下说法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是()调查时间第1天第2天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