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1452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_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课时提升作业(十七)神权下的自我(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解析】选C。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复兴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

2、想,故选C。2.(2015南通高二检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解析】选C。由材料中的“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C。3.(2015驻马店高二检测)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文艺复

3、兴;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选C。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文艺复兴、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人文主义之下。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故选C。而A、B、D均不能体现出来。【补偿训练】(2015邢台高二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解析】选A。“人是可以随

4、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联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可知,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鼓励致富和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这与题干中意思相符。故此题应选A。4.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B.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D.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解析】选B。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传统的天主

5、教会严重地束缚了资产阶级发财进取的欲望,因此资产阶级提出肯定人性反对神性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故选B。A并非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学的原因;D说法错误,资产阶级并未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并非本质方面。【特别提醒】文艺复兴的局限性(1)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2)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没有发展成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5.(2015北京高考)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

6、容【解析】选A。对帧木板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为救世主的基督谦卑地为信徒服务,而作为救世主代言人的教皇却高高在上。板画中教皇的形象代表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压榨,这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板画中基督的形象代表民众对基督教改革的期许和对罗马教会的不满,故A符合题意。推销“赎罪券”是教会的行为,引发了宗教改革,与题干无关。这幅画意在倡导或支持宗教改革,所以C错误。倡导宗教宽容是因为存在不同宗教之间的迫害,而欧洲的宗教改革不是信仰何种宗教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信仰宗教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信仰的问题。故D不正确。6.(2015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

7、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普罗塔戈拉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莎士比亚人生而平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A.B.C.D.【解析】选C。“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莎士比亚主要是歌颂人间的仁爱与人性的尊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故选C。7.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A.人文主义、因信称义B.人文主义、因行称义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解析】选A。“欧洲近代史之曙光”是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主导性

8、作用,提出因信称义,所以两大潮流即是人文主义和因信称义。故选A。8.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人民群众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D.知识阶层【解析】选A。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局限于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宗教改革运动更多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更为广泛,故选A。【特别提醒】文艺复兴侧重于从文艺层面借助古希猎、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主要反对神性对人性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要限于社会上层和少数知识分子中,没有提出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宗教改革侧重于以新教代替天主教会,主要反对罗马教会的神权垄断,提倡信仰自由,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二、

9、非选择题(18分)9.(2015湛江高二检测)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无论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以其画作、剧作宣扬人性从上帝的羔羊变为独立的个人。材料三马丁路德把人文主义引入了宗教。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他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材料四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1)材料一中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

10、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怎样的特征?(2分)(2)各举一例说明文艺复兴时的诗作、剧作是如何宣扬人性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不愿撤回任何意见”中的“意见”主要指什么?并指出这一“意见”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8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前一个“笼子”的含义。(2分)【解析】第(1)题要通过图片显示的“人格化”总结出特点及特征。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是分别选取一例诗作和剧作。第(3)题,材料三中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意思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后一问即回答“意见”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的影响。第(4)题注意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角度概括。答案:(1)特点:众神的人格化。特征:体现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2)薄伽丘的十日谈歌颂现实幸福,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批判封建等级观念;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3)意见:因信称义(信仰得救)。体现: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挑战了教皇的权威。(4)宗教神权。正式加入党组织后,又被多次任命为班级的党指导员,带领学生参加党课教训,自己也从中受益非浅,更加认识到了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名党员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