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0850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10题为单选题,11-14为多选题 每小题4分 共56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的at图像,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S表示( )A.速度 B.速度的变化量C.力 D.质量3.以下几种情境,请根据

2、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A.火箭刚点火时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汽车在十字路口右转,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为零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研究一段变速直线

3、运动的时间时把变速运动当成匀速运动处理,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 )A.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2m/sD.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6.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第1 s内位移为1 m,第2 s内位移为2 m第3 s内位移为3 m,第4 s内位移为4 m.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

4、的是( )A.自行车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自行车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是1.25m/s2C.自行车1 s末的速度是2 m/s D.自行车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0,此后逐渐减小至,则它的( )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位移逐渐减小8.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加速度比a的加速度大B.a出发后1.0s追上b C.1.0s时b在前a在后D.在前1.0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 9. 某驾驶员手册规

5、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等于()A0.5s B0.7s C1.5s D0.2s10.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v1= 16 m/s,乙车的速度为v2=12m/s,乙在甲前面L=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m/s2的加速度刹车,6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m/s2.从两车刹车开

6、始计时,下列关于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t1、两车相遇的次数n、两车速度相等时的时间t2的说法正确的是( )A.2s、 3次 、8s B.3s、2次、6s C.3s、3次、8s D.2s、2次、6s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值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12.物体以速度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要的时间为。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7、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则物体的 ( )A.最大速度可以为许多值,与、的大小有关B.最大速度只能为,无论、 为何值C.、 的值必须是一定的,且、 的值与最大速度vm有关D.、 必须满足13. 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 )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B.两球在t4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8s时都回到出发地 D.在2s8s内,两球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1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0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B.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C.在斜面上运动

8、的平均速度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实验题 (共2小题 6分+ 8分= 14分)1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点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1)打点计时器使用_电源,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是_秒,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_s。(2)计算出打下C、D、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vC _ m/s,vD _ m/s (3)计算加速度:a =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6.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

9、A、B、C三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世界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段纸带,分别是从A、B、C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从A纸带撕下的是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保留两位小数);(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小数)三、计算说理题 (8分 + 9分 + 11分 +12分= 40分)1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的斜面,结果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右图所示,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

10、为2 m,求: (1) 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18. 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取g=10m/s2)试求:(1)直杆下端刚到圆筒上端的时间;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19.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 = 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 = 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20. 一质点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某时刻起其加速度变化图像如图(为正值表示加速度向右)。求:(1)第13s末质点的速度; (2)运动60s的位移。 正式加入党组织后,又被多次任命为班级的党指导员,带领学生参加党课教训,自己也从中受益非浅,更加认识到了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名党员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