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0673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三章第十八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十八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考点一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_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_,或者 可以 _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 水能等。,有价值,再生,循环使用,(2)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_,在人类 历史时期几乎不能_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铁 矿等。 3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应该合理利用,注意_和 _;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当_和_ 使 用。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_, _。,缓慢,再生,保护,培育,珍惜,节约,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1)具备“自然属性”

2、,即必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 (2)具备“经济属性”,即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2自然资源的分类,考点二 土地资源 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利用类型:_、林地和_属于农业用 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 _属于建设用 地。 (2)土地利用类型现状:我国土地类型_,但耕地 _, _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耕地,草地,工矿用地,齐全,少,难以利用,2地区分布不均,湿润,山区,半干旱,西部内陆,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我国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占耕地、 _、水土流失、 _等。其中, _ _、 _等问题尤为突出。 (2)我国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 _、合理利用 土地和 _

3、。”,草场退化,土地污染,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十分珍惜,切实保护耕地,(3)保护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 _ _ ;在农耕地区,加强_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 护;在牧区,建设 _,保护 _;在易遭 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_ ,治理沙 化、盐碱化。,管理和,保护,农田,人工草场,天然草场,防护林,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合状况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比较容易与土地资源的分布混淆,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南少北多,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 少,所以我国的水土配备是不合理的。,考点三 水资源 (3年1考) 1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_资源称为水资源, _水和淡水_水是

4、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淡水,河流,湖泊,(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措施,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夏秋,冬春,大,兴修水库,2.保护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 (2)解决措施: _,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3.南水北调工程,(1)输水线路,(2)工程意义: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 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供 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讲:明确水资源、水能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别 练:链接考法,考法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考法解读】 在中国区域地图上,常结合时事和资料图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5淄博中考)2014年12月12日,长1 432千米、历时 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主要对北京、天 津及沿线省区供水。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 的是( ),A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 问题 B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运河 C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 不均的问题 D工程起点是长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