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0638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安徽省淮北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 选择题一、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人吃面包的感觉更加香甜”。尼采也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这说明 哲学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文化提供具体方法 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要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A. B. C. D.

2、2.“有人问我,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我要说是的。我对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所以我很快乐。无论怎样,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比如我,就很珍惜我的小鸡腿,不要放弃,爱别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标。”尼克胡哲(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这一观点体现了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B. C. D.3.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

3、,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4.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哲学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 B. C. D.5.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

4、么的?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 A.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 C.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怀疑论 D.不可知论7.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三者的共同点在

5、于 都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 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 B. C. D.8.2017年3月6日,许多游客来到杭州市“三生石”前留影拍照。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名字的桥段,有不少网友“入戏太深”,来到杭州三生石前刻字留念,认为在杭州三生石上刻上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就能成就好姻缘。这些网友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9.右边漫画中的招聘者的行为 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是一种唯心主义 坚持意识决定物质 A. B. C. D.10.39年前

6、,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一个哲学命题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体现了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总是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 D.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11.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学说的缘由可以看出 A.真正的哲学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

7、产生的 C.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的科学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除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14.下列说法中把哲学上

8、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相混淆的是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来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 B. C. D.15.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了新的有力证据 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事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A. B. C. D.16.下列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说法正

9、确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思维、认识的运动是精神的运动 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7.光线是目前已知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光线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科学家们利用一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时间持续了整整一分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D.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18

10、.哲学家们在思考世界时往往会得出惊人相似的观点,如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他们的观点 都承认世界是运动的 都认为运动的主体是自我 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都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A. B. C. D.19.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

11、天而不周 A. B. C. D.20.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下午,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就存在方式来说,物质是静止的 A. B. C. D.21.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后,一直拖着不还,邻居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下列选项中与欧布里德犯了同样错误的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子

12、非鱼焉知鱼之乐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A. B. C. D.22.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万有引力 苹果落地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 B. C. D.23.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荀子观点相近的选项是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24.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工厂化生产成为可能。人们通过计算机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要素进行控制,精准调配,能够确保植物健康生长,以实现农作物的无土栽

13、培。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生长的条件变了,其中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无土栽培的成功是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无土栽培改变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各种要素 对植物生长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农业生产的变革 A. B. C. D.25.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提出过许多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涸泽而渔,焚薮而田 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围绕哲学和世界观这两个概念,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概括评述同学们的观点。(12分)27.材料一: 2016年冬进入取暖季以来,东北多个地区又遭十面“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