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 苏 省 普 通 高 中 星 级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0KB
约4页
文档ID:6210218
江 苏 省 普 通 高 中 星 级 评 估 指 标 体 系_第1页
1/4

江 苏 省 普 通 高 中 星 级 评 估 指 标 体 系(四星级)序号评估指标 评 估 标 准Ⅰ办学条件1.独立设置的高中;规模一般在 36 个班以上,每班学生不超过 50 人2.校园校舍充分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 100 亩3.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 3000 元4.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独特的设计,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Ⅱ队伍建设5.校长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主持过省及以上重大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省辖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6.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7.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具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 60%以上;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具中级以上职称8.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大多数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省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各主要学科有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大部分科目的师资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学生比较满意。

9.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大,形式多样优秀教师传、帮、带形成制度;赴外校挂职锻炼、出国进修渠道畅通;“派出去” 、 “请进来”活动丰富;个人提高与组织培训结合较好;每年都有专题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8%以上;培训效益显著Ⅲ管理水平10.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先进性,示范性;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11.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符合改革的要求,有学校特色,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12.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基本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在省辖市范围发挥了示范作用序号评估指标 评 估 标 准Ⅲ管理水平13.经过多年的创建,已形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认同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促进了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收到了良好效果14.学校校务公开,管理民主各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性强,教职工权益、利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规范办学行为。

15.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信息中心等各类设施充分开放,为师生研究、学习提供指导与服务Ⅳ素质教育16.德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针对性强,有特色;重视德育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渗透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明显17.有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发展规划;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学生选择空间大;全面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高质量实施各类课程,有一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的优质课程18.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各类探索蔚为风气,绝大多数教师有心得,能示范;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有丰富的成果与经验19.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可行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教科研工作扎实,发动面广教研组、年级组有自己的规划,各教师有自己的目标;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有所突破;大多数教师每年有研究成果;有多项由本校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省级以上课题;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多项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省辖市以上范围推广。

21.积极主办或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通过互派教师、学生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扩大学校开放度Ⅴ办学绩效22.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较好综合考试优秀率、合格率高,近三年每年有80%左右的毕业生能够升入本科院校,一批毕业生为全国一流高校录取;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类小发明小创造成果丰硕,较多学生在市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3.在先进办学理念指导下,经多年追求、积淀,形成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并成为学校声誉的重要标志24.学校是所在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教科研的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其经验在省辖市区域范围内推广25.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社区,多渠道为兄弟学校提供支持;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同行及高等学校对学校评价好 附表三江 苏 省 普 通 高 中 星 级 评 估 指 标 体 系(五星级)序号评估指标 评 估 标 准Ⅰ办学条件1.独立设置的高中,规模适度,每班学生不超过 46 人2.校园宽敞,校舍充足3.设备设施一流,拥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 4000 元4.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别致,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有标志性建筑物和精心设计的景点,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

Ⅱ队伍建设5.校长办学理念先进,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或具特级教师称号;教科研成绩显著,出版过专著6.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理论修养,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精通业务,踏实肯干,师生员工评价好7.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该校教师总数的 20%以上;其他专任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具高、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 7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博士和外籍教师8.名师荟萃,整体水平高绝大多数教师能开设 1 门以上的选修课;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学术讲座;有部分的教师在省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有 10 名左右的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较强,具有很强的课程开发能力9.教师培训、培养思路开阔,有特色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强,学校有若干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教师提高;学习型的学校基本建立,并积累丰富的经验;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 10%以上Ⅲ管理水平10.在充分把握教育规律和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制订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观念新,思路新,有创新精神,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有若干突破性、首创性措施,体现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实施好。

11.管理规范,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度规范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合了学校特色,为教职工普遍认可并自觉遵守12.大力推进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在探索建立适应信息化、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13.经多年创建,形成了有深刻内涵与鲜明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 “三风”体现了学校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使学校管理与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机融合,效果显著14. 学校管理民主,工作透明度高,师生参与性强,形成了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机制;学校办学民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监督学校工作的制度序号评估指标 评 估 标 准Ⅲ管理水平15.教职工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不断提高,极大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学校朝气蓬勃,融洽奋进;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不断涌现新的经验;办学效益高,社区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自身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Ⅳ素质教育16.创造性地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规定,工作有特色;德育与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效果好17.有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发展规划,有保障课程开发与不断更新的的制度与机制;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创造性地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高质量地实施各类课程,有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精品课程;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编写的教材受省内外学校欢迎。

18.大力优化教与学过程积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较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学生每天自学时间达 3 小时以上,每学期能参加 4 次以上课外学术讲座,部分科学类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普遍,基本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9.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改革评价制度立足学生、教师及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科学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体系;重视社会、家长的评价,建立定期邀请家长随堂听课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20.教科研参与面广,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都自觉参与教科研,学术气氛浓厚;教科研水平高,能抓住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攻关,成果具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校平均每年承担有省部级重点课题 1 项以上,一般课题 3 项以上,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每年每人平均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 1 篇,相当多的成果已成为学校改革与实践的具体行为21.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与国外学校互派师生、联合办学、合作科研等方面有突破Ⅴ办学绩效22.学生全面发展,素质优秀。

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与兴趣,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综合考试优秀率、合格率高;每年绝大多数毕业生为全国一流高校录取;每年都有成批学生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获奖,或有令人瞩目的发明创造,或有重大影响的先进事迹23.学校有鲜明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毕业生声誉好,为社会所公认,有一批业绩突出的杰出人物24.不断创新,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为教育理论界关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等成为典范,被广泛学习运用25.积极支持兄弟学校建设与发展,参与社区建设,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