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9897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素材 川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基本过程,大体以1989年夏秋波兰统一工人党大选败北、组阁受挫,团结工会登台执政为序幕,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结,历时两年多。东欧各国基本的演变过程都经历了这样的步骤:首先是执政党面对日益深重的国内危机,在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逼迫下,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使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继而反对派乘势而起,抓住执政党的历史错误和现实危机,步步进逼,

2、执政党被动挨打,不断妥协退让,不得不与反对派一起商讨应付时局的对策,以致召开有反对派参加的“圆桌会议”,同意举行大选;最后,执政党陷于分裂和崩溃,反对派通过大选,或者不断地制造动乱,直至采取暴力手段,夺取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改变颜色。然而,东欧国家因国情不同,具体的演变方式和程度又有所不同。1.执政党领导层出现内讧和分裂,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在反对派势力的进攻下丧失政权。匈牙利、南斯拉夫属于这种情况。匈牙利是较早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70年代中期开始,因决策失误,改革受挫,经济陷于困境,引起群众不满,致使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出现裂痕。先是以总书记卡达尔为首的“元老派”

3、与以总理格罗斯为首的“改革派”之间的意见纷争。1988年5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元老们退出政治局,矛盾转变为以新当选的总书记格罗斯为代表的“稳健改革派”和以总理波日高伊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之间的对立。两派主要分歧集中在如何评价1956年事件和是否实行多党制问题上。在激烈的论争中,波日高伊逐步占了上风。1989年2月,匈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多党制的决议,承认1956年事件的性质是人民起义。从此,党内斗争更加尖锐,全党思想更加混乱。各种反对派组织迅速发展,反党反社会主义浪潮日益高涨。6月,匈党与各反对派和社会组织举行三方圆桌会议,并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致使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

4、权严重动摇。10月,匈党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社会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目标。此后,拥有七十多万党员的匈党彻底分裂,分裂后的两党人数均只有五六万人,威信大大下降,力量大大削弱。1990年3月和4月,匈牙利分两轮举行首次大选,“民主论坛”等反对派获胜,该组织主席安托尔出任多党联合政府总理,社会党沦为在野党,致使社会主义的匈牙利根本上改变了发展方向。2.执政党迫于国内反对派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步步退让,最终被赶下台。这一类型首推波兰。波兰是最先发生剧变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中后期开始,波兰先后进行了改革,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产生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始

5、终未能彻底消除。1980年7月,波兰爆发经济危机,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罢工浪潮。同年11月,政治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经过合法登记正式成立,不久该组织力量迅速扩充,人数最多时超过一千万,其中约一百万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占党员总数的l/3。团结工会频频制造事端,图谋夺取全国政权。为此,1981年12月,波兰政府宣布实行“战时状态”,团结工会等反对派因领导人被拘捕而转入地下。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团结工会逐渐复苏。80年代后期,波兰再度陷入危机,团结工会乘势东山再起,在西方势力的支持、资助下,利用不断扩大的工潮对波兰党和政府施加压力。1989年1月,波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

6、2月召开有执政党、团结工会和教会等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作出重大让步,确认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国家政治体制将实行三权分立,由总统制取代国务委员会制,并确定了有利于反对派的议会选举原则等。6月,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8月,团结工会刊物团结周刊主编马佐维耶茨基组织政府,波党正式丧失执政党地位,沦为在野党。12月,原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为总统。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停止活动,决定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以建设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原民主德国、捷、保和阿尔巴尼亚都属于这一类型。3.执政

7、党领袖思想僵化、独断专行,激起民众强烈不满,终于导致武装冲突,军队倒戈,政权更迭。罗马尼亚是典型例子。罗马尼亚的事变具有突发性。由于齐奥塞斯库思想僵化,长期抵制改革,独断专行,倒行逆施,80年代末的罗马尼亚已是危机四伏,一触即发。1989年12月16日,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匈牙利人聚居地区蒂米什瓦拉,因当地法院对持不同政见者托克什神父所作出的强制迁居的判决,引起群众的抗议活动,发展成为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8日,国内其他城市相继出现动乱。21日,首都布加勒斯特爆发大规模反齐奥塞斯库示威游行,并迅速蔓延全国。齐氏颁布法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军队向示威群众

8、开枪。但军队领导拒绝执行命令,一些军队将领开始倒戈,军队与齐氏保安部队交火。22日中午,齐氏夫妇在出逃途中被抓获。倒戈军队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以原罗共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组建的临时政府宣告成立。25日,齐氏夫妇被处决。罗马尼亚共产党被解散,国名改为罗马尼亚共和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正式加入党组织后,又被多次任命为班级的党指导员,带领学生参加党课教训,自己也从中受益非浅,更加认识到了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名党员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