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9712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2 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不放松对“三个代表”等党和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每天收看听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工作一年后,荣誉地为由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专题二侵略与反抗中国近代化探索,时事链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其中,以1937

2、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知识梳理)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列强侵华(屈辱史)1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189418

3、95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英、法、美、德等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台湾光复2.主要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其他影响南京条约香港岛2 100万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二亿两白银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开设工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拆毁大沽炮台,铁路沿线驻兵;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名称斗争事迹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壮烈牺牲。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中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抗击日军,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实现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民众的反侵略斗争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义和团运动(189

5、81900年),打击了外国侵略者。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学生掀起五四爱国运动。启示: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三、近代化之路(探索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层面:经济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器物);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4)口号:“自强”“求富”。(5)内容:创办军事工

6、业和民用工业;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创办近代海军。(6)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7)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因此也叫“百日维新”)。(2)序幕:公车上书。(3)领导人: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4)变法内容: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5)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

7、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辛亥革命 (1)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1)时间:1915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口号:“民主”“科学”。(4)内容:四提倡,四反对。(5)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

8、或肯定的偏向。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直击中考)一、选择题1(2017潍坊中考)“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A)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2(2017深圳中考)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B)

9、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3(2016曲靖中考)“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B)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复新疆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4(2016烟台中考)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哪次战争中(B)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解放战争5(2017怀化中考)“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

10、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B)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6(2016三明中考)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A)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7(2016达州中考)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B)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8(2016泰州中考)“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B)A康有为 B孙中山C毛泽

11、东 D邓小平9(2017连云港中考)“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C)A“求富”“科学” B“共和”“科学”C“民主”“科学” D“共和”“民主”10(2016绵阳中考)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D)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近代化工业C追求民主自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二、非选择题11(2017鄂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

12、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答: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答: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材料三中提及的“

13、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种“民族凝聚力”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概括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答: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答: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

14、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答: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知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言之有理即可)12(2017衡阳中考)“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答: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立宪之梦】材料二梁启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