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75613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当前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情境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在课程论中,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在课程变革中,不仅应思考现行的“实际课程”的合理性,还应思考学校教育中的“空无课程”及其成因,以增强课程变革的目的性、合理性。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整合。 综上,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 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课程,即某一门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