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特色方案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7503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特色方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舞蹈特色方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舞蹈特色方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舞蹈特色方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特色方案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苇塘小学舞蹈特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优化基础型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教学,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他教育相比教,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二、研究背景舞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是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孩子通过自然、优美的舞姿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的心情。舞蹈是少年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舞蹈是我们心灵的语言,他诉说着我们生命中流淌的喜悦,热血澎湃的欢畅。舞蹈是身体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舞蹈是身体和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它能训练孩子们的体魄,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训练孩子的灵活、柔软、健美,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其他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舞蹈也是对学生进行

3、审美教育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根深才能叶茂;人的成长,也必须从少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儿童时期,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进行舞蹈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三、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示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四、学生特点分析舞蹈团学生的主要学习是为以后参加比赛,文艺汇演做准备的,所以学生学习培训相对要更加系统,专业一些。主要学习:基本功的软开度训练,跳、转、翻技巧的能力训练,并加入儿童舞蹈,

4、民族舞蹈等元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团队基本功训练和学习各种风格的优秀舞蹈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五、训练重点1、舞蹈队的集体意识2、舞蹈队的整体水平3、舞蹈队的基本功能力和舞蹈表现力六、训练计划(一)训练目标: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均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在动作和舞感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大家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 (二)训练步骤:基本功训练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同学做一些轻松、简略的热身运动,使同学们的身材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筹备,避免用力过度。2、身体软开度的训练:(

5、1)把上压腿练习,分为前、旁、后腿(正反面);(2)把上及把下的大踢腿练习,分为前、旁、后腿(正反面),同时并加抱腿练习,分为前、旁、后腿(正反面);(3)把下的下叉练习,分为横叉、竖叉(正反面);(4)把下的腰部练习,分为下腰和甩腰练习。3、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运用舞蹈小组合来强化学生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稳定性和节奏感。(1)舞蹈分解动作教授与练习。(可进行团体或个别辅导)(2)分段合音乐。(3)讲解音乐的情绪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4)在连贯整个舞蹈动作以后,再次讲授动作要领,面部表情等方面。(可进行团体或个别辅导)(5)成品舞蹈练习。七、演出基础训练的同时要进行一定曲目的排练,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具体的音乐曲目中,达到练以致用,连用结合的效果,并积极参加了县艺术节汇报演出,使我们的舞蹈真正成为与实际相结合的艺术等。这次演出,充分发挥团内各学生的特长,并通过平时认真的训练,提高演出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