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6721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析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在这快捷方便背后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隐私问题引发的伦理问题,先是列举了大数据时代有哪些隐私问题,并找出这些隐私问题引发的何种伦理问题,然后仔细分析了之所以引发这些伦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从个人、技术、社会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的造福于人类。关键词:大数据 隐私问题 伦理一、相关概念介绍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是个人

2、的自然权利。从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起,隐私就产生了。伦理,一是指事物的条理。二是指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二、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表现1.隐私被多次利用数据挖掘指时通过对原始数据多次分析找到可利用的隐藏价值,并为其组织所利用。这种多次利用涉及的隐私问题,是对传统隐私问题的放大,是新的挑战。在数据收集时即使得到主体的同意,有时也并不能保证主体的个人数据应用语境是完整的。大多数数据在应

3、用时虽无意于侵犯隐私,但最终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其他用途。所以组织不能在未来的一些数据挖掘中得到个人的同意,并且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得到数亿人同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大多组织都是自行决定是否挖掘。也因此个人失去了自己数据信息的控制权,这是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体现。2.隐私被监控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产,人们对数据收集越来越感兴趣,大数据的变化带动了组织与个人的行为发展。通过大数据的演算,用户曾经在所有网络上的消费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被系统的收集下来。例如,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行为信息、个人偏好信息、通信记录、网上购买记录等等。潜在的目标用户应运而生。根据用户的产品推广,广告和营销将一步一步地开始,系统地

4、进行,无论他是做什么,例如喜欢什么东西,什么时间去哪,到什么地方可能在做什么,广告推将无处不在。三、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引发的伦理问题1.缺乏对人格与精神的尊重隐私是指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自古以来隐私就是人们的一种本性,保护隐私表示要对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尊重。然而当前大数据时代已然破坏了这种尊重,在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利用当事人的数据,以此来获取利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当前这种互不尊重的局面是隐私伦理面临的大挑战。2.冲击现有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作用、意义、重要性和效果的总体评价。一个好的价值观,对于

5、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效规范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增强全民族的精神枢纽。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数据时代人是被数据化的,这样很容易被网络利用,这这些隐私问题的出现对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挑战。3.影响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今社会是和平与发展的社会,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平相处,这是构建文明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前提。但我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需求时,应当使用合理方式。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上的信息爆炸,有用的没用的,好的坏的都有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隐私泄露产生强烈的紧张与焦虑。大多

6、数人认为,自己的隐私信息被用作利益交换。这使得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人人自危,阴影相随,长时间如此社会和谐受到挑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平等对待,开始破坏社会稳定,导致社会文明受到破坏。四、大数据时代下隐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个体原因由于大数据用户身份都不尽相同尤其是自身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差异性,也因此造成了行为的多样化。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道德伦理无法满足新的形势对于目前大数据运行出现的大多问题都无法解决,但只是靠用户自身知识储备应对此列问题是不可取的,一定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发生。比如说,用户习惯性的将照片视频等一些个人色彩浓重的信息共享到网络上,完全没有意思到自身信息已经泄露。等到

7、这些信息被公司挖掘利用时,用户才幡然醒悟自己的隐私可能带来了伦理问题。因此,大数据用户的道德素质低下是致使伦理失常的重要因素。大数据应用主体自身的隐私观和行为的开放性。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开始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不在加以重视,网络上复杂的信息来不及人们思考,人们对隐私泄露的底线在慢慢地降低。甚至导致个人信息被公开也无动于衷,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法律也在改变。以前在图书馆借书时个人信息登记是要保密的,现在网络时代来临每个人的浏览记录都被一一记录。因此人们越是倡导共享,数据越是容易被收集,隐私问题也就越是严重。2.社会原因造成社会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数据运行与管理的道德与立法的缺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系

8、统的完善的道德规范去约束大数据的运行与管理,正是由于道德体系不规范,使得用户在大数据行为一直是一种无约束状态。另外因为每个地方的价值观念不同,使得每个人对道德评价体系也不一致,分歧越多冲突越多,谁也不能睡谁最终引发道德伦理问题。在法律上,大数据行为同样有很大问题。法律的滞后使得隐私泄漏问题一直很突出。斯皮内洛说过:“法律在本质上是反应性的,法律与法规很少能预见问题或可能的不平等,而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作出反应,通常,反应的方法又是极为缓慢的。”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大数据行为方面的法律,但是由于大数据行为的多样性和大量性,进展缓慢成效不突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动的大数据全球化,也因为每个国家

9、价值观念不同使得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难以维持在同一标准,久而久之对大数据环境下隐私问题极其不利,最终导致伦理问题也是必然的可预见的。3.技术原因大数据技术可以采用专门的方法在原本毫无价值的信息上分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商业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着个人的身份隐私、行为隐私、偏好隐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共享时代也日渐走向世界。数据的共享是大数据时代最具典型特征的代表之一,当然也是引发隐私伦理的更本原因。如何正确处理好大数据的利与弊至关重要。大数据具有数量大、复杂性高、速度快和隐藏价值高等特点。正是这种数量大、复杂性高、速度快和隐藏价值高的特点,加速了数据的收集和共享。潜在价值的挖掘是在原本含无关联的大

10、量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新商业信息,例如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行动预测,这就是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共享时个人隐私信息也将被共享,这样怎能不引发伦理问题!五、对策探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人隐私信息的确时刻面临着被泄露的风险,但光凭我们一已之力也是不行的。还得社会、技术、个人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1.完善与有关大数据隐私伦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快完善我国网络立法制度。法治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制胜法宝。信息安全争分夺秒,除了国家层面要推动制定国际信息安全规则,最大限度阻止信息侵害行为外。还应梳理信息化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规范以及政策措施,清理或调整与网络安全相悖的做法。推进依法行政,

11、把信息化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严格实行网络产品安全审查制度,防堵安全漏洞。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要充分利用法治力量,推动信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提高数据使用价值透明度对于技术是中立的还是负载价值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这也是近些年来学者们多次争论的议题。在大数据时代产品无论是在设计还是使用都有价值存在,只是我们并不了解而已。消费者以消费过程中几乎不会去注意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收集。因此,组织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应建立联系让消费者知其价值,确保价值透明度。组织运行应符合道德的知情原则、自主原则告知消费者哪些信息可能被运用、挖掘和分析以及哪些需要承担风险。哲学家说过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主要是因为人有自决

12、能力。将权利交还给用户不仅能减少大数据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可行性。若是需要对数据进行具体操作,应当以邮件、QQ、手机等方式与用户取得联系后再行操作,有效的确保语境的完整性3.提高个人防范意识(1)列出应用程序白名单。软件下载时,只选择官方网站或有特别授权的,尽量拒绝第三方“免费”提供的未知可执行软件和安装程序。尤其要注意盗版软件,因为其中常常会有恶意软件和病毒。切勿为一时之便宜,而给自己埋下地雷一片。(2)不要嫌密码麻烦。密码是我们的一道防火线,所以,尽量把你的这道防火墙设置得够长够复杂,当然要有自己的规律,不然每次登录都要走一遍“找回密码”的流程,那也是挺烦人的。同时,可以对硬盘实行加

13、密,这样就算遗失或被盗,其他人都无法读取其中的内容。手机也是一样,尽量设置密码。如果能使用生物辨识机制,那安全性就会更高一些。(3)及时更新升级软件程序。将电脑或移动设备里所有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等,都设置为自动更新,以确保我们所用的总是最新版本的系统软件。因为现在开发的一切东西,总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而这些漏洞又总能让黑客或别有用心的人轻易地侵入我们的电脑或其他装置,随便拿走一些他想要或者其实也不是他想要的,却能对我们造成百般困扰,甚至伤害的东西。(4)慎用管理员权限。平常像是读取电子邮件、浏览网站的时候,只以具备最基本权限的使用者身份登入。只有在需要安装新的软件,改变系统设置的

14、时候,才以管理员身份登入。这样一来,黑客缺少了必要的管理员权限,就难以安装恶意软件查看我们的网络。而且,即便我们不慎点选了受感染的文件或下载病毒,病毒或者木马也会需要经过你同意,才能执行各种动作,这就等于是给了你一个警讯。(5)关机很重要。不用电脑的时候,就关机。因为没有电源、没有网络,窃贼就碰不了我们的电脑。对于智能手机也一样,没有联网需求的时候,就关掉网络。如果随时随地都开着网络,就代表着黑客和小偷有更多渠道和机会来攻击你;同样也代表软件开发商和广告主能不断地跟踪你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继而进一步侵犯你的隐私。六、总结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时,它能促进科学技术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

15、当它使用不合理时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破坏社会文明和谐。因此,在大数据这场社会变革中个人与组织应找到新的伦理平衡点,避免由隐私引发伦理问题,在规范的完整的语境中构建一个向上的大数据,使大数据真正的造福于人类。参考文献1董军,程昊.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控制基于国内大数据伦理问题研究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11):80-85.2张轶瑶,田海平.大数据时代信息隐私面临的伦理挑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06):32-36.3刘丽娜.浅议大数据的伦理规则体系构建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9-20.4王绍源,任晓明.大数据技术的隐私伦理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

16、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4):93-99.5唐凯麟,李诗悦.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6(06):102-106.6蔡宁.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6(06):16-17.7王宇.透过“无知之幕”看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伦理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8):121.8赵慧琼,姜强,赵蔚.大数据学习分析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3):5-11.9陈仕伟,黄欣荣.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伦理治理J.学术界,2016(01):85-95.10陈堂发.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困境与规则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0):126-130.11刘珊.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