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课件公开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6478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本纪》课件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本纪》课件公开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凿轩辕开,谓与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去。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大禹的故事,知识链接,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谓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本 纪,知识链接,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 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 他部落交

2、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本纪是记述夏朝各代君王兴亡事迹的史篇,是史记的第二篇“本纪”。它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知识链接,阅读第一段,列一列禹的谱系,黄帝,-,昌意,颛顼,鲧,禹(文命),启,-,-,-,-,知识链接,鲧 橇 檋 殛 暨 姒

3、 稽首 后稷 颛顼 沟淢 傅土 皋陶 陂九泽 九川涤原 讫于四海 敏给克勤 祗台德先 东渐于海 九州攸同 亹亹穆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gn,qio,j,j,j,s,q,j,Zhun x,x,f,yo,bi,d,q,Zh y,jin,yu,wi wi,g,梳理字词,女汝,你,傅敷,分布,原源,水源,奥墺,可定居之地,锡赐,赏赐,鸿洪,洪水,淢洫,田间水道,正征,征收,辟避躲开,距拒,违背,1、鸿水滔天 2、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3、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4、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5、九州攸同,四奥既居 6、九山刊旅,九川涤原 7、六府甚,众土交正 8、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4、9、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10、袛台德先,不距朕行,通 假 字,梳理字词,禹为人敏给克勤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克日到达,克,能,能够,克制,战胜,约定或限定(时间),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度,尺度,度量,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其民皆可诛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诛,惩罚,讨伐,诛杀,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天下于是太平治,治,治理,安定,梳理字词,以,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 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连词,相当于“而”,认为,才,连词,用来,介词,用,女其往视尔事矣 浩浩怀山襄陵,下民

5、其忧 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其,形容词词头,不译,语气词,表命令祈使语气,还是,代词,他的,梳理字词,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行:在巡行中 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无状:没有成绩 乃:于是,就 殛:流放 于:在 以:相当于“而”,2、于是帝锡禹玄圭, 以告成功于天下。,以:用 于:向,提示:重点的实词、虚词参考注释和工具书。,提示:注意状语后置句式和省略句式。,3、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等: 比较 之:他们,代与鲧同辈的人 于:比者 : 的人 愿:希望 之:他,代鲧,提示:注意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难句探讨,6、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伤:为

6、而痛心 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4、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5、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成:完成 美:使美,即光大的意思,薄:使少,即节俭的意思; 卑:使低矮,即简陋的意思; 致:表达,提示: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提示:联系词语(成语)、根据需要调整语序。,提示: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和状语后置句式。,难句探讨,7、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百姓:百官 兴:征集 傅:通”敷”,分布 行:行走 表:表记 定;测定,提示:注意古今异义字和省略句式。,难句探讨,1、参考注释和工具书。 2、联系词语(成语)理解。 3、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特殊文言现象。 4、联系所学理

7、解。 5、结合语境理解。,解决文言文词句疑难的途径:,方法点拨,请诵读大禹治水的语句,体会大禹的形象,并在学组内交流诵读方案。 注: 所谓诵读方案就是你用何种语气、语调、语速来读,表达什么感情,根据是什么。,请口述大禹的事迹。,诵读感悟,1、阅读第四段,从文中找几个词概括一下夏禹的高尚品质。 2、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高尚品质: 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旁注之中:仁孝、精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 侧面描写:通过四岳“皆曰”推荐,帝舜的肯定。正面描写:第四段,难点追踪,第二段文字写鲧作用何在?,第二段文字主要

8、是写鲧被举荐治水而“功用不成”。主要作用有三: 1、衬托治水之艰难,以刻画禹治水的不易与功绩。 2、交代禹治水的背景。 3、刻画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难点追踪,河渠书提到大禹治水 ”过家不入门”,本文说 “过家门而不敢入”,为何“不敢”,如果删去“敢”效果有何变化呢?,(学习小组组长主持学组讨论,每位成员都要发表意见,并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佐证,推荐中心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发言。),难点追踪,同学们,老师是这样看待大禹的:,为君为父,不敢重蹈覆辙忠义仁孝 责任重大,不敢丝毫懈怠恪尽职守 为国为民,不敢入门顾家公而忘私 为纲为纪,不敢草率行事以身作则,表现出一个伟大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中国

9、人民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体现出我们提倡的一种集体主义和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的精神。 表现出中国人忠义孝顺等传统美德和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心。,思考: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迪?,问题探讨,总 结,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救百姓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在他的身上体现的公而忘私,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等高尚品质

10、以及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理解并翻译下面语段: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作 业,练习巩固,嶓(b)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 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 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嶓冢 :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胼胝: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大禹的精神,拓展延伸,后

11、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这一生,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艰难困苦就是人生成功的摇篮。让理想的翅膀带你过尽千帆,让理想的呼唤伴你闯过生活的难关,永保一颗接受磨砺的心,人生才会永驻青春。只有直面痛苦,才能沐浴到胜利的光辉。,巍巍大禹,轩辕裔孙。 克绳祖武,继烈扬芬。 劳身焦思,民始安宅。 八年于外,夙夜在公。 车撬驱弛,沐雨栉风。 精勤敏给,寸阴是惜。 心系苍生,过门不入。 平成底定,茅山计功

12、。 万方执帛,九州牧同。 一沐三握,一饭三起。 虚怀从善,谨严律己。 卑宫菲食,克俭克勤。 举贤授能,区宇以宁。 东巡吾浙,崩葬会稽。 千秋俎豆,赡拜灵仪。 良田沃土,鱼米之乡。 东南竹箭,挺生英裔。,志士仁人,前赴后继。 百年中土,历尽沧桑。 鸡鸣风雨,多难兴邦。 改革开放,擘划万端。 图强大业,尚多艰难。 励精图治,惩腐清埃。 汲古鉴今,继往开来。 民族团结,侨旅同心。 河山一统,大旗共擎。 凡我同胞,血浓于水。 国运昌隆,举世称美。 缅怀祖德,豪气如虹。 艰苦奋斗,再创神功。 值此阳春,风和日丽。 赫赫我祖,鉴临天地。 稽山苍苍,浙水泱泱。 神州大同,再荐馨香。,大陆首次公祭大禹陵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