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651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河北省黄骅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分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至 3页,第卷 4至 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客观题 共48 分)注意事项: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共12题48分,每题4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不选或错选得0分,选不全得2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

2、力作用B水平抛出的石块运动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C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2、根据你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C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D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3、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DA和B的重力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

3、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5、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m,若这个隧道长为10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全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g取10m/s2)()A sB(1)s C 1s D(+1)s6、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若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则质点的()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增

4、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受到的木块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为( )A与拉力F方向相反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8、质量为m的物体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而木板静止已知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则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2mgB1Mg C1(m+M)g D2mg+1Mg9、一物体在地面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0m/s,当速度大小变为5m/s时,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其中g取10m/s2)()A0.5s B1s C 1.5s D2s10、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

5、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在04s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第2秒内和第3秒内B质点的加速度相同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s时,A、B速度相同且相距最远11、如图所示,A、B、C三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B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作用,C受到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且两力的大小相等,都是F,则对A、B、C间,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B受到C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A不受摩擦力作用CC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DC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力12、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

6、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滑块经过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C=3m/sBvB=m/sC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DDE=3m线密封密班级 姓名 学号 准考证号_线密封密班级 姓名 学号 准考证号_黄骅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高中一年级分班考试物理试卷第卷(共 52分) 注意事项:第卷共3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得分 阅卷人二、实验题(共2题18分)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物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物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片,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做匀加速直线

7、运动,先后通过A、B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片通过A、B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A、tB,测得遮光片从开始遮挡A光电门到开始遮挡B光电门的时间为t(ttA,ttB,)(1)物块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vA= (2)物块通过光电门B的瞬时速度vB= (3)物块的加速度 a= 14、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按时间先后取A、B、C、D、E五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 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 m/s,vC= m/s,vD= m/s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 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 (保留2

8、位小数)(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 m/s(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三、计算题(共3题34分,写出必要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得分 阅卷人16、(10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G=5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25,问:(1)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得分 阅卷人17、(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A、B两个弹簧相连,B弹簧下端与地相连,A、B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现

9、用手拉A的上端,使A缓慢上移,当B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时,且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求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得分 阅卷人18、(12分)2014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在某一赛场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187.5m处有一辆服务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4m/s2的加速度追赶;试求:(1)赛车何时追上服务车?(2)追上之前与服务车有最远距离,还是最近距离?是多少?(3)当赛车刚追上服务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从赛车开始运动到赛车停止的时间内,两车能否第二次相遇?说明理由【答案】1、C 2、A 3、B 4、A 5、C 6、C 7、D 8、A

10、 9、AC 10、BCD 11、ABD12、AC13、【答案】(1)(2)(3)14、(1)匀加速直线,(2)1.38,2.64,3.90,11.75 m/s2(无单位不得分),(3)0.1,小车运动的初速度15、【解析】(1)木块没有动,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即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所以有(2)木块仍静止,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即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所以有(3)木块沿墙面下滑,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可得16、【解答】解:B弹簧原先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为:x0=,A弹簧无形变当向上缓慢拉住弹簧A的上端,缓慢上移,使B弹簧的弹力为原来的时,且弹簧B仍处于收缩状态,此时A

11、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分别为 F1=mgF2=mgmg=mg,x1=这时B上端的位移为:x2=所以A的上端上移距离为:S1=x1+x2=mg(+);答: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 mg(+)17、【解答】解:(1)设经过时间t赛车能追上服务车,由位移关系可得:,代入数据解得:t=12.5s(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之间的距离最远,即:v=at,代入数据解得:t=2.5s,两者之间的最大位移为:,代入数据解得:smax=200m(3)从赛车开始刹车到赛车停止,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显然大于服务车的速度10m/s,故不可能第二次相遇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