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620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高一重点班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1、 选择题(60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2题。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结合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2、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4位于断层线上的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块相对位移D岩石受力过大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为沉积岩 Bc为侵入岩Cd为岩浆岩 De为变质岩6图中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为冷却凝固作用 B为重熔再生作用C为外力作用 D为变质作用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

3、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7形成“蜂”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读图完成910题。9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太平洋,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加那利寒流C日本暖流 D千岛寒流10如果该海域位于大西洋,则()A洋流势力强大,为沿岸增温增湿B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渔场分布C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钱币

4、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1112题。1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12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下图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1314题。13结合图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表现主要有()A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搬运作

5、用固结成岩作用侵蚀作用14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16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mm)(15,900mm)(7,5mm)(23,2 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17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

6、个乡村聚落,其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 A B C D图K134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K134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1819题。图K13418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19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 C D图K135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形成的。读图,回答2021题。图K13520此处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7、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交界C位于美洲板块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21下列哪幅图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图K136读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图K137,单位:米),回答2223题。图K13722影响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B地形C河流 D自然资源23图中公路未修成直线,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起伏河流流向资源分布居民点分布A B C D24.下面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均向北流动 D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25. 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

8、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千岛寒流 D.季风洋流26a,b,c,d,e所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a,eBd,eCa,d,eDa,b,e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部荒漠形成与c有关B秘鲁渔场的形成与a有关C从极点看d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绕地球一圈De洋流增温增湿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2829题。28据图判断,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29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

9、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读图,回答30题。30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2、 非选择题(40分)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_,它是良好的储_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_,据图分析,A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2)地是_(火山构造名称),常积水成湖,且处的_岩可转化为处的_岩。(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_,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_,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诱发_等地质灾

10、害的发生。(4)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_等矿产资源,其上覆海域往往是_资源集中分布区。32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11、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右图为雷州半岛示意图。材料二:作为海滨城市的湛江,目前处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其水资源却异常紧缺。鹤地水库总库容11.875亿立方米,是附近地区的主要用水来源。(1)据图说明湛江的气候特点。(3分)(2)试分析湛江市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5分)(3)分析鹤地水库成为青年运河主要水源地的原因。(2分)34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_和_。地形以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状。(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

12、城市的是_,因为那里地形_,水源_,_便利。(3)如果图中A、B、C与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的早期聚落相对应,请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该区域是我国的_平原。A西安B 宝鸡C 渭南答案:1.C2.B解析: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其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则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处的风化和风蚀作用明显。答案:3.A4.B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及新老关系可知,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背斜顶部适宜储气,故在a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利于储水,在此地开采易发生透水事故。丁处为断层,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形成沟谷和河流。5.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沉积物可知,a为岩浆,b和c为岩浆岩,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6.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为冷却凝固作用,为抬升作用,为外力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7.答案:B解析: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再结合文中“千疮百孔”“蜂巢”可知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8.答案:A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处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后岩浆沿沉积岩薄弱地带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该处地壳上升,经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地貌景观。9A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