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615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甘肃省高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自给自足2、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汉口

2、“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C.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D.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3、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A徽商与川商 B徽商与晋商 C晋商与鲁商 D粤商与滇商 4、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候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 A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5、林则徐认为:“我中原数万里版舆,百产丰盈,并不藉资夷货。”据此推断林则徐主张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严禁鸦片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6、16 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

3、上涨了 4 倍多,粮食上涨了 5 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 2 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A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7、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最佳结论是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时间观念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8、据相关资料统计,19 世纪 90 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4、,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 50 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9.右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两),其变化说明A战争对瑞蚨祥公司发展产生双重作用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该分公司发展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该公司业务下滑10、20 世纪 30、40 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量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军阀割据混战 B.国民党发动内战C.国家的发展战略 D.日本全面侵华1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

5、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12、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人民公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 家庭承包责任制 A B C D13、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决定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开放长三角地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建立上海自贸区14、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传统婚姻观发生变化 B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

6、C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法治建设 D国人婚姻法律意识淡薄15、“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16、1898年袁世凯进贡一辆奔驰轿车给慈禧太后作寿礼。结果,慈禧发现司机坐在她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顿时气的下车拂袖而去,并至此将此车“打入冷宫”。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慈禧等守旧势力的愚昧 B、新型交通工具在中国没有市场 C、新型交通工具冲击旧的等级伦理制度 D、中国人的观念落后17“2017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WMIC)暨新媒体门户

7、大会”将于6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将以“创新前所未有的世界”为主题,展现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成绩。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互联网大大增加了全球空间距离B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C互联网与报纸、电影、电视被称为“四大媒介”D互联网能迅速传播信息,高度互动,双向传授18、20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不断涌现,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异常高涨,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接连不断。据材料可看出经济大危机 A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B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 C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转变

8、经济政策19、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B生产停滞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20、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9、D资本主义国家深度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21、“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A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D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22、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英国法国日本第一产业2%2%3%第二产业38%38%40%第三产业60%60%57% A建立“福利国家” B第三产业的兴起 C“新经济”的出现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3、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指出:“知识产业将成为国家发展的

10、焦点,而大学则是知识产业的中心。”材料表明美国大学教育着眼于A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B注重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C培养第一、二产业发展后备人才D加大对知识经济产业的研究24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下列属于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措施的是A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B允许外国资本家办厂C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D提出加速发展战略25、1944年顿森林体系建立,1973年该体系彻底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繁荣 26、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

11、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27、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国内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C、最早是由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28、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9、新任总统特朗普参选以来,美国和墨西哥的双边关系一直备受争议。特朗普大肆抨击

12、墨西哥非法移民抢走美国人的工作岗位,他认为正是二十多年前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造成了这种情况。特朗普把该协定称为“历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该则材料表明 A美、墨之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B墨西哥经济发展远远超过美国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30、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

13、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B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 为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服务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有省和县的工农代表苏维埃都应立即组织收割队和征粮队任务是在各地及时帮助收割庄稼,并把一切余粮送交国家仓库。收割队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自然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他粮食应立即并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1918年8月4日苏维埃法令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承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纳税后剩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材料三:粮食税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