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04310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教学及教学项目开发一、项目教学法1.什么是项目教学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让我们先从一则小故事说起。一个木匠的儿子:我们老师说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老师使用项目教学了,讲了一大套理论。老木匠说:20年前,我带徒弟时,就是从做一个小板凳开始的,就是项目教学法了,只是没有这些理论而已,“给你5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演示会”上,曾以这样一则实例介绍项目教学法。首先由学生或教师在现实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接着正式实施项目利用一种被称为“造就一代工程师伟业”的“慧鱼”模型拼装桥梁;然后

2、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构造的机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项目教学法是指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与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下,让学生分组围绕各组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以学

3、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简言之,项目教学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产品制

4、作(或一项服务)的一系列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二、教学项目开发项目教学设计是指为了提高项目教学的效果和效益,对一个教学项目的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实施方案。 项目教学设计应遵循教学设计的规范(一)教学项目开发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实际;充分让学生动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2.以实践为中心的原则:学习过程的实践性项目内容的实践性3.适度性原则:项目开发要综合考虑项目任务实施的资源条件;要注意学科的特点,应该循序渐进(二)教学项目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设计:指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它应包括两个层面:1

5、) 整个课程(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2) 本教学项目(学习情境) 的能力目标。 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含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2. 工作过程的设计 1) 包括项目工作内容、完成工作的具体步骤与工作时间、与相关技术实践知识有关的实践操作、与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探讨、任务实施的流程等; 2) 应体现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和工作的过程; 3) 过程设计应结合中职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与实际认知水平。3. 项目教学的评价设计评价应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终结性评价应包

6、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产品的评价等;评价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评价中应记录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行动的特征等。3.教学项目素材要求1) 在教学项目中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工作任务;2) 针对相应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模拟项目也可以。4) 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特定的教学内容;5) 具有一定的难度;6) 教学项目是建构型的项目,非应用型的项目,它不仅是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四、项目教学

7、组织实施过程1.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教学实施分组进行,每一教学项目工作小组由3至5名学生组成,指导教师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和个人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并发放工作项目任务书。每个项目工作小组以竞选的方式产生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及制定工作计划。小组工作计划和项目所需的各种设备资源需求由指导教师批准后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可随时咨询导师。每学期的教学项目在执行时是并行安排的,即所有的工作小组2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在学习活动中每个项目小组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学院,由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另一名来自于企业,由知名企业的高级技师、技师或技术能手担任,主要负责专

8、业实际应用技能的训练。这些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导师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把课堂搬进厂房,将学生带到其所在的工厂,在真实的工作现场进行授课,学生不仅获得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学到过硬的操作技能,而且从客座导师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可贵的奉献、合作、敬业爱岗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1项目3项目4项目2项目ND组C组E组B组项目工作小组根据“工作项目任务书”的工作周期和技术要求开展项目工作。工作小组在某一项目结束(或阶段性结束)后向导师提请检查、验收(验收标准在“工作项目任务工作技术要求及指标),并向导师提供相关资料。导师和其他相关指导教师根据验收的结果填写本项目小组成员的过程考核评价表,该项目结束。3考核与

9、评价项目教学考核不采用终结性的考核方式,而采过程评价法。划分项目工作小组、选拔组长教学项目开始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与验收评价项目小组、给出成绩教研室验收通过?项目任务结束指导学生制定、调整项目执行计划指导工作项目实施教学项目小结 导师教学过程流程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竞选组长工作项目开始汇报与验收撰写项目技术总结导师检查通过?项目任务结束制定、调整项目执行计划导师审批通过?工作项目实施 学生项目工作(训练)流程图项目教学中的跨专业(工种)小组工作模式所谓跨专业(工种)小组工作模式,就是在项目教学中,针对一些综合了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项目采用需多工种组建的项目工作小组协同作业完成项目的一种项目教学模

10、式。一、进行跨工种项目教学的意义如下;1.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2.相比较单一专业(工种)工作小组,能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3.催使学生对其所学的的专业边缘(相关)知识(如学机械的学生对电气技术在机械机构中的应用,电类专业学生对其机械类专业知识的应用)应用能力提升,对其技能的综合应用有显著的提高。4.跨专业(工种)的训练项目一般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如一些小机电产品),这些产品的制作成功,使项目小组的参与者具有成就感,增强其对个人专业技能的自信心,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进行跨工种项目教学对项目的设计要求1训练项目取材多为一些生活

11、中或工业领域常见的典型机构或典型设备,如液压式机用台钳。2所选择的素材不宜过于复杂,重点突出专业上的复合性,产品结构上的完整性。如电动小型压面机,结构简单但是一个完整、典型的机械装置,又有电气控制部分。3所选择的素材成本不宜太高,最好能结合一些实用的产品,实现创收又可便于学生勤工俭学。4项目训练周期不宜太长,这样可以尽量多做一些类似的项目。5项目中所采用的一些工、量具,电器元件、标准件尽量选择通用性强的,这样可才后续项目或其他项目小组中共享,降低了训练成本。6在项目设计时要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不能选择一些难度太大的项目,这样会使导师对训练项目的进度不可控制,同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易是项目

12、流产。三、对导师的要求1导师应是一个团队,根据项目的不同组建导师组。导师组也应是跨专业的,应有各类层次的导师,如专业理论教师负责测绘与设计,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作等。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四、教学组织1竞选的方式产生小组长2小组工作计划、设计、绘图、零部件加工与采购等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导师是这个教学项目的设计者并不是这个项目产品的设计者,导师将会扮演车间主任、调度员、检验员、项目审批者等多种角色。3阶段性对各项目小组所完成的产品进行展示与点评,优秀产品(有创意)要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工种教学项目案例:小型智能机械手制作一、产品简介1产品名称:智能机械手2产品型号:XAJS-J

13、S003技术规格:外形尺寸:600 600 1500 mm抓取范围:半径 150mm-460mm手臂关节1:在水平面内330范围旋转。其它手臂关节:在150范围旋转。手臂均以6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抓取重量:4基本功能及应用范围:XDJXS-0401A可以模拟人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手动的抓取物品、搬运、放置的动作。机械手的运动可在以手臂1为中心,在半径150-460mm的空间范围内可以抓起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的物体准确平稳的放置到指定位置。在部分工业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预设程序自动完成任意物品的抓取,搬运与自动焊接等工作。二、项目训练目标本产品的制作采用项目教学法

14、进行,整个制作过程由导师负责项目任务的确定和审批及制作过程的指导,学生组成项目小组自行设计、原料采购、组织加工、装配、调试、及性能测试测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目标:机械测绘与CAD应用、PLC技术应用,全数字伺服驱动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装置)基本设计能力、机电设备调试技能等。综合能力:过小组为单位的工作模式,培养学生的生产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三、技术难点1机械传动部分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2电机减速装置中,齿轮箱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间隙。3PLC程序编制过程中对机械手在可允许空间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定位抓取的编制与计算。四、制作小组数控维修专业学生2名数控加工专业2名(数控铣、数控车各1名)五、导

15、师组成数控维修专业教师1名(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数控加工专业教师1名六、分工(1)数控维修专业学生,承担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制作与机电调试,电气说明书的编写。(2)数控加工专业2名(数控铣、数控车各1名),承担机械机构部件的设计、零部件的加工教学项目开发模板教学项目 简易数控车床制作1.项目内容 1.1制订简易数控车床制作方案1.2简易数控车床技术参数及功能的设计1.3简易数控车床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与制作1.4简易数控车床机械结构部分的装配与调试1.5简易数控车床电气部分的安装与调试1.6简易数控车床的精度检验与验收1.7编写简易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1.8编写简易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2项目要求2.1产品制作技术要求2.1.1最大工件回转直径小于300mm,主轴采用通孔式结构,转速范围为502000 r/min(无级),功率小于1.5KW2.1.2 X轴行程150mm,Z轴不小于400 mm,床身导轨选用线性导轨2.1.3配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