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4098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课标)复习课件:第一编 知识 方法 固基 15(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细菌、真菌和病毒,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细菌和真菌的概述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集合体 称为菌落。 2.菌落的特征,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将牛肉汁与 琼脂 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 (2)高温灭菌:配好的培养基需经 高温 灭菌冷却后,才可使用。 (3) 接种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4)恒温培养:将培养皿放在保持 恒定 温度的培养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 温度 、 有机物 等。,考

2、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细菌 1.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 列文虎克 首次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首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法国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弄清了细菌的由来 (1)煮沸肉汤,杀灭其中的细菌。 (2)肉汤仍澄清,无细菌繁殖。 (3)打破瓶颈。 (4)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 结论:细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而不是 自然 产生的。,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形态:细菌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与功能,考点一,考点二,考

3、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细菌的生殖:生殖方式为 分裂 生殖。细菌分裂速度快,2030分钟就分裂一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真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细菌和真菌的区别,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 分解者 参与物质循环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 、 水 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 植物 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植物和人患病 有些细菌和真菌是营 寄生 生活的,它们能够从 活

4、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与动植物 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1) 地衣 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 含氮物质 ,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3)细菌与食草动物共生,细菌帮助食草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食草动物为细菌提供 生存场所和食物 。 (4)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与人体共生,肠道细菌为人体制造 维生素 ,人体为细菌提供营养物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

5、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制作原理: (2)常见现象: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3)应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腐败主要是由 细菌 和 真菌 大量繁殖引起的。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 细菌 和 真菌 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 繁殖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食品的保存方

6、法,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有些 真菌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 细菌 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在没有 氧气 的环境下, 甲烷菌 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粪尿中的 有机物 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病毒,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1,2,3,4,5,6,7,1.(2017兰州,19)发酵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食品的制造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A ) A.果脯 B.酱油 C.腐乳 D.泡菜,1,2,3,4,5,6,7,2.(201

7、7白银,6)下列各种食品保存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C ) A.用盐渍的方法保存肉类 B.用低温冷藏的方法保存蔬菜 C.用高温灭菌的方法保存水果 D.用风干的方法保存鱼类,1,2,3,4,5,6,7,3.(2017陇南,22)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B ) A.酵母菌制作面包 B.乳酸菌制作米酒 C.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甲烷菌生产沼气,1,2,3,4,5,6,7,4.(2016兰州,19)真空包装和使用保鲜膜包裹都能使食物保鲜,其原因是这两种方式都能( D ) A.杀死微生物 B.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C.防止细菌进入 D.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1,2,3,

8、4,5,6,7,5.(2015兰州,16)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冰箱的冷藏室对食物进行保鲜,这是因为( D ) A.低温能让微生物休眠 B.低温环境中无任何细菌 C.低温能杀死细菌 D.低温能抑制细菌繁殖,1,2,3,4,5,6,7,6.(2013金昌,28)“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B ) A.没有DNA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与病毒结构相同 D.与真菌细胞结构相同,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2,3,4,5,6,7,7.(2013金昌,35)在

9、南方梅雨季节,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王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探究过程如下:,1,2,3,4,5,6,7,请你分析该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组和B组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小王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水分 ;分析实验结果,小王同学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王同学设计了B组和C组的对照实验,C组中的条件是 寒冷 ,请你预测实验结果为 不发霉 (填“不发霉”或“发霉”)。,1,2,3,4,5

10、,6,7,解析: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因此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王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烘干的馒头片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发霉,小王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其他变量都相同。因此小王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霉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低温会影响霉菌生活,因此C组的馒头片不发霉。,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考向以生活实例或材料分析等设置问题情境,考查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与人类的关系。 考法突破对细菌

11、、真菌和病毒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例1(2017衡阳)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路导航,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方法归纳,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 考向针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步骤设疑考查。 考法突破培养细菌、真菌的四个步骤要牢记。,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2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

12、分别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以下对于这个实验中有关A细菌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盐水能促进A细菌的生长 B.盐水是A细菌生长的营养 C.只有在盐水中A细菌才能正常生长 D.A细菌能在盐水中生长 答案:D 解析: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表明盐水对A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或A细菌能在盐水里生长;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没有B细菌生长,表明盐水对B细菌的生长有抑制或B细菌不能在盐水里生长。,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考向以日常生活中所用、所见的食品或所吃过的食物为例,考查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考法突破识记常见食品制作所

13、用细菌或真菌及食品保存的原理和方法是解题关键。,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3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制作酸奶 制作米酒 制作泡菜 生产青霉素 制作面包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生产青霉素要用到青霉,青霉属于真菌;制作米酒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方法归纳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异同点,探究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探究目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探究过程】(1)制备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 (2)以小组为单

14、位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不同的环境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若检测不同物体上有没有细菌,需用无菌棉棒取样,在培养基上轻涂。 (3)将两套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观察现象。,注意事项 (1)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一套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放在选定的环境中取样或在不同物体取样,作为实验组。 (2)本实验属于单因素比较,采集地点是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应完全一样。 (3)实验前对两套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原有的微生物,保证培养基上的细菌和真菌完全来自选定的环境。实验前两培养皿不打开,并且使用无菌棉棒的目的都是防止其他细菌、真菌的污染而影响实验效果。,例题在学习了细菌和真

15、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答案:(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DBAC (3)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适温下培养 (4)细菌 (5)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