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085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伯凝虽瞽,性好读书,倩人读之,入耳辄能记忆。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所读书,自经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无不淹博。尤喜谈医书,架上医书不下数百余种,一一倩人读之,过耳亦辄能记忆。遂究心脉理,尽取名医所辑诸书,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凡诊切诸病,触手即知。伯凝有力,多储药材,复精于炮制,药无不精,服无不效。凡有病者至其斋头,未尝赍一钱而取药去者,积数十人不厌,舍数百剂不吝

2、,费数十金不惜也。嗣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吾家十世祖为越郡名医,所开药肆,甲于两浙,后以阴功,子孙昌大。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复其祖。”伯凝殆即其后身矣。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于我婶娘,屡遭家难。伯凝号泣旻天,卒得“赋隧”。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释狱讼,评论是非,分析田产,一切不公不法、可骇可愕之事,皆于伯凝取直。故伯凝之户履常满,伯凝皆一一分头应之,无不满志以去。伯凝有一隙之暇,则喜玩古董,葺园亭,种花木,知无不为,兴无不尽。其内弟督兵江干,伯凝为之措粮饷,校枪棒,立营伍,讲阵法,真有三头六臂所不能尽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无不立办。则其双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备矣。故吾谓伯凝似左丘

3、明,似晋师旷,似高渐离。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选自张岱琅嬛文集,有删改)文中作者说“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试概括全文伯凝“兼有”的具体内容。答:_答案学问高,才识过人;处事公正公平;有侠义心肠(仁爱之心、慈悲善良)。参考译文(我的)弟弟(张)培,字伯凝,乳名叫狮。伯凝虽然眼睛盲了,可生性喜欢读书,于是请人(为他)念书,耳朵听到就能记住。连续听也不感到满足。读书的人舌头读破,换了几个人都不能供应他(听)的需要。所读的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野史,没有不广泛涉略的。特别喜欢谈医术的书,书架上的医书不少于几百种,(伯凝)请人一本一本地读,他过耳就能记住。于是推求心脉之理,把名医所编

4、的各种医书全都拿来,早晚研究,便得到了它们的精华。大凡切脉察看病状,一碰手就知道病情。伯凝只要有余力,就多多储备药材,又精于制药,所制的药没有不精良的,(病人)服后没有不成功的。所有生病的人到他的书斋,不曾拿着一个铜钱来拿药而离开的人,累积到几十人也不感到嫌恶,施舍几百剂药也不吝啬,花费几十两银子也不感到可惜。从此,寿花堂的药物,使越中的人都感到佩服。我家十世祖是越郡的名医,所开的药店,在两浙名列第一,后来因为阴德,子孙盛大。从前的人说:“公侯之家,一定有恢复祖上荣耀的人。”伯凝大概就是他的转世之身。伯凝的父亲六符叔去世早,与我的婶娘相处不好,屡遭家庭不幸。伯凝对天号哭,终于母子和好。族中凡是

5、修葺宗祠,解释讼案,评论是非,分割田产,一切不公不法、可怕可惊之事,都到伯凝这儿来评判是非曲直。因此,伯凝家里常常挤满了来人,伯凝都一一分别回应,没有不满意而离开的。伯凝有一点点空闲,就喜欢玩赏古董,修葺园林亭子,种植花木,凡他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也没有不尽兴的。他的内弟在江干督兵,伯凝为他筹措粮食军饷,演练枪棒,制定军纪,讲解排兵布阵之道,真是有三头六臂的人也不能都做到的,可伯凝作为一个目盲之人,没有不立即办到的。那么,他的双眼真可以失明,而且五官真不必完备了。所以,我认为伯凝像左丘明,像晋国的师旷,像高渐离。厉害啊,(这个)伯凝,大概是以一人之身而同时具有他们的长处了啊。2阅读下面的文段,

6、完成文后题目。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选自钱大昕与友人论师书)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答:_答案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参考译文您跟我不是一天的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

7、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我本来不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史、可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来相处,就足够了。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叫作三种有益的朋友。不知道迂愚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您裁断审察。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

8、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

9、纳其说。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选自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请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答:_答案仁爱宽厚;简政放权;严而不苟;清正廉洁。参考译文赵公名抃,字阅道。(他)幼年丧父,并且家境贫困,他就专心致志努力学习,考取景祐元年的进士乙科。任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个伪造印章的百姓,官员们都认为他应当被处死。只有赵公说:“(他的印章)伪造在大赦之前,使用在大赦之后。大赦之前没有使用,大赦之后没有伪造,依法都不应该被处死。”最终(那个人)免于死罪,全府的人都很佩服。过了一年,改任宜州通判。有个因杀人被判死

10、罪的士卒,正关押在牢狱里,生病瘫痪了,身体还没有溃烂。赵公派医官为他治疗,使他不至于死在狱中。后来遇上朝廷大赦天下,这个士卒获得了赦免。赵公关爱百姓的周到,大致都像这样。赵公主政虔州,(虔州)地处偏远,并且百姓喜欢争辩诉讼,人们都认为赵公会不高兴(赴任)。(可是)赵公愉快地回到家里祭祀祖墓后就离家上任了。到了虔州,(赵公)对待官吏、百姓行事简易,要求严格而不苛刻。他把各县县令全都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做县令应当自己承担责任,不要把事情推诿给郡府,假如事情处理好了,百姓也高兴,我就一点也不过问了。”县令们都很高兴,争相尽心尽力做事,虔州的案件因此减少,监狱里面也因此屡屡空了下来。他又修改盐法,

11、百姓依靠这些措施获得了好处。神宗即位,召赵公回京掌管谏院。根据先例,皇帝身边的大臣从成都回到京城,将要被重用,必定先更换到朝廷一个部门任职,不能直接任命为谏官。大臣为此向皇帝进言。皇上说:“任用赵爱卿作为谏官,是要依靠他敢直言啊。暂且要这样任用他,有什么妨碍!”到了赵公谢恩时,皇上对他说:“听说你单身一人就入了蜀地,随身仅携带一张琴和一只龟。你处理政事的简易也与其相称吧?”赵公知道皇上的心意,将会采纳他的建议,就向皇上呈上奏章说吕诲、范纯仁都正直敢谏,被贬谪很久了还不起用,这没法用来慰抚官员的心。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熙宁三年四月,(皇上)授予赵公资政殿学士的官衔,让他主管杭州政务。 赵公因为生

12、病回到衢州,当时天上有一颗大星坠落下来了。两天后赵公去世。这一天是元丰七年八月癸巳日。报丧的文告发布后,皇帝追封他为太子少师,谥号为“清献”。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居士扃户养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凡先世嘉言媺行注及生平师友渊源,时时乐为称道,口授手书,久而成帙。删其与颜、袁二书词指复沓者,为纲六,为目二百十九,厘为六卷:首述先,志祖德也,先考、妣事具行述者不赘;次律己,无忝所生,有志焉未逮也;次治家,约举大端而已,家世相承,兼资母范,故论女行稍详;次应世,寡尤寡悔,非可倖几也;次蕃后,保世滋大,其

13、在斯乎?以师友终之,成我之恩,辅仁之谊,永矢勿谖矣。(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自序)注媺(mi)行:同“美行”。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写作双节堂庸训的意图。答:_答案牢记(歌颂)先辈美德;强调律己治家;希望家族兴旺;感激师友恩谊。参考译文 双节堂庸训是我(龙庄,是汪辉祖的号)为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所写的。我闭户养病,每天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和儿辈们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道理,有时引用事例规劝(验证)。凡是先代(有教育意义的)好言和善行以及我生平师友间(好的)交往关系,时时乐于向(他们)称赞叙述,通过口传手写,时间长了就结成集子了。(在编写双节堂庸训时)

14、删除了那些和颜氏、袁氏两部家训中言词意旨重复的部分,编为六纲,合计二百一十九目,整理成六卷:首卷是述先,记载的是祖先的美好德行,父母生平大略叙述详细而一点不赘余;次卷律己,我没有辜负、愧对自己的父母,有志向但也未能实现;次卷治家,大多列举的是重大需要注意的事情罢了,家里世代传承,与兼受母亲德行风范影响不无关系,所以评论她的品行稍微详细一些;次卷应世,要求处世少抱怨少悔恨,不可有侥幸的苗头;次卷蕃后,保持宗族世代相传,繁衍兴旺,大概就在他们身上吧!最后用师友卷结束,成全我的恩情,培养我仁德的友谊,永记不忘。问题直击文言主观概括题虽说分值为4分,难度不大,但考生在此题上的问题十分突出而集中:概括不

15、准、概括不全。二轮复习应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做到精准阅读、精准答题,力争得满分。一、确定语境范围,带题精细阅读主观概括题要阅读的语境范围有两类:一类是给出明确范围,如2017年南通三检“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写作双节堂庸训的意图”,这里的“第二段”已给出明确的阅读范围;另一类是未给出明确的范围,如2015、2016两年高考江苏卷那两道主观概括题。对于明确了的阅读范围,就必须严格按照范围阅读思考;未明确的阅读范围,确定其范围也很容易。整个文言文阅读也不过三四段或者五六段,其范围不可能扩展至全文,最多涉及其中的一两段内容,最多三段。只要循着题干关键词语寻找,就能找到。明确了阅读范围,剩下的主要是阅读了。阅读要精细,要细分层次,勾出关键词语,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要有圈点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