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4049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卖白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白菜 教材分析卖白菜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2016年秋季修订)新收入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12岁的故事,表达的是诚信主题。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母亲高尚的人格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时至今日仍然刻骨铭心。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母亲这一伟大人物形象,这种细节的描写对七年级学生开始有目的的观察、描写人物心理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文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尤其

2、是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3、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品味文学艺术的魅力;来源:学优高考网2、掌握基本生字词的用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理解文章所表达主题;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理解当时“三棵白菜”和“一毛钱”对普通人家的意义,从而感受母亲坚强和诚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

3、象;2、 学习课文运用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方法;3、 把握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体会母亲诚实至上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1、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尤其是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2、学习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3、理解贫困年代“三棵白菜”和“一毛钱”对普通人家的意义。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课文的相关知识,预习生字词;3、相关多媒体素材,包括朗读、图片的准备。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引出莫

4、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的片段: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从这句话引出作者,出示莫言图片,请同学介绍莫言及代表作,老师补充。出示莫言关于童年饥饿的一段话(“在我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引入莫言小时候卖白菜的故事。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作者介绍: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

5、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检查预习:出示PPT导课练习检测作业。给下列生字注音:瞥见( ) 湿漉漉( ) 哽咽( ) 抽噎( ) 粗糙( ) 木橛子( ) 洋溢( ) 凛冽( )黑黢黢( ) 冻疮( ) 拽( ) 戳( )箢篼( ) 嘟哝( ) 一沓( ) 吐沫( )三 总体感知,通读课文:1、板书课题:卖白菜(1)提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

6、言描写和心理描写。)2、听读故事,理清脉络。老师播放PPT朗读,学生听读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要点圈画要点,概括故事,重点讲述清楚卖白菜的过程及前因后果。(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明确叙事线索及写作顺序,分析课文。提问:学生小组合作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1)第一部分: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将近,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这部分是故事的开端。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时的前后心理活动;“我”对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的心态;母子俩对自己亲手栽种的白菜的深厚情感。 (2)第二部分:

7、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去集市路上的情况;集市上与买主讨价还价的情况。作者用力不一样,前者是略写,后者是详写课文通过详写“我”和母亲对待买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表现母亲和善朴实的思想品质和物质匮乏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3)第三部分: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本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尾,写母亲因“我”多算了人家一毛钱而“坐在灶前发呆”,“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腮上”坚强的母亲因儿子的不诚实,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与前文中的母亲形象形

8、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一对比,把母亲做人行事的态度凸显了出来: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一个人不诚实。四、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学生合作引发问题,总结问题。1、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卖白菜发生的环境背景,感受当时母亲家及整个社会的贫穷状况。补充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图片和故事,领会当时“三棵白菜”和“一毛钱”对普通人家的意义。2、再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母亲留给你的初步印象。五、布置作业: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母亲的眼泪成了莫言心中永远的痛。文中也写到了母亲流泪,请同学们找出来,一起读一下。二、品读课文,体会文意:(一)寻

9、泪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泪的语句,看看是谁在流泪,为什么流泪?交流,读句子,答题。(教师出示PPT展示脉络)(二)析泪1、我的泪(第一次)(1)放声读我第一次流泪的句子,你们体会到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伤心、不舍、不情愿)(2)母亲明明答应过的,最后三棵白菜留着过年的,为什么还出尔反呢?难道母亲是个不讲诚信的人吗?(不是,她是迫不得已的。)(3)母亲卖白菜实属无奈,这决定的过程是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贫穷)(4) 从文中找找有没有“穷”字?(没有)字里行间没有一个穷字,但母亲家一贫如洗的状况却一览无余。这都是通过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现出来的。(5)面对我

10、的哭诉,母亲是什么表现?从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湿漉漉”、“恼怒”、“抚摸”神态、动作、语言。)(慈爱、坚强)(6)“细微处显真情”。细节描写丰富了母亲的形象,把一个坚强、慈爱的母亲描写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我的泪(第二次)(1)读第二次流泪的语句。提问:母亲的“打”和我的“哭”反映出我们当时怎样的心理?(母亲生气、责备,担心白菜跌坏了,不好卖;我主要是害怕母亲怪罪。)(2)跌落的这棵小白菜,作者花了许多笔墨来写它的生长过程,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提示:读描写小白菜生长过程的语句,注意收获时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体现我和母亲对这白菜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突出

11、我们对白菜感情深厚,为后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衬托母亲的坚强;表现母亲的勤劳、善良,丰富母亲的形象。)过渡:三棵白菜是家中唯一能够变卖的东西,母亲当然珍惜,白菜有没有卖出去呢?(没有!)为什么?(因为我多算老太太一毛钱。)3、我的泪(第三次)我多算老太太一毛钱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如何看待“我”多算人家一毛钱行为的?你体会到我哭时是怎样的心理?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4、母亲的泪母亲对“我”多算人家一毛钱的做法是什么态度?(生气、痛心、失望)从哪儿看出来?请结合具体词句来说说。(生读文圈画思考交流)老师指名有感情朗读母亲的话,学生点评。你认为母亲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人穷志不穷,不管怎样

12、,也不能欺骗别人,更不能丢脸。)来源:gkstk.Com三、品读提升:1、齐读最后一段。“母亲第一次流泪”让莫言铭记终生, 同学们想一想莫言“沉痛”什么?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提示学生回答:母亲虽贫穷,但诚信、有强烈的自尊心,而“我”却让刚强、有骨气的母亲蒙羞,“我”无法弥补母亲心灵的痛以及对“我”失望,因此,“心中依然沉痛”。2、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坚强、诚信、自尊、慈爱、勤劳、质朴、善良)出示拓展问题:母亲,我想告诉你母亲的祭日到了,莫言又一次站在母亲的坟前,他会对母亲说什么呢?请你代表莫言对母亲说几句话。四、布置作业:1、文章省去了老太太退菜的情节,请发挥想象补上这个情节;2、阅读莫言的作品母亲,完成相关阅读练习;3、选读莫言的获奖作品。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