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4048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七颗钻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颗钻石 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2、

2、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3、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梳理故事情节,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懂得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的道理。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情朗读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2、梳理故事情节,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教学难点】1、感情朗读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读出水罐的神奇; 课前准备2、梳理故事情节,尝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

3、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塞缪尔斯卡德以及阿加西斯教授的资料。一、聊童话故事,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猜童话;2、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话的特点。 引出童话故事的特点之一:神奇3、揭示课题。 指名读,正音:钻石。 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词语: 旱灾 绊倒 咽唾沫 水罐 焦渴而死 递给 喜出望外 新鲜 忍(rn)不住 一瞬(shn)间 凑(cu)上 匆(cng)匆忙忙 竟(jng)然1、自由练读;2、指名读,根据生的情况出示读音,并正音(一组一组读,重点引导第三组的读音);3、齐读(第三组词语)。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灾的严重1

4、、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2、谈感受,理解“焦渴”“干涸”“干枯”。听了老师的讲述,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聚焦“大旱灾”。 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这是一场大旱灾?(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理解“焦渴”;理解 “干涸”“干枯”。A、这两个词意思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写干旱)同样写旱灾严重,老师现在把这两个词换一下,你觉得可以吗?(课件出示“干涸”“干枯”交换后的句子) 干涸:指河流、水井等干了。 干枯:指草木丛林都枯萎了。 小结:理解词义时,有时候可以借助它的部首去理解。B、填空联系,学会运用。来源:gkstk.Com 课件出示练习: 干涸 干枯 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

5、)的树叶。 今年雨水太少了,连池塘里的水都( )了。 请大家用手势告诉我,第一句选第几个?第二句选第几个? 看来大家都理解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3、理清表述顺序。课件出示: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草木丛林都干枯了,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你觉得这样写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才会因为没水而干枯,人和动物因为缺水和缺乏食物,焦渴而死。他们之间是有前后联系的,不能颠倒的。 小结: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后联系的,不能随意换。4、图片辅助,感受旱灾的严重。我们来看看这场旱灾到底有多严重(学生看图片)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大旱灾。四、初读故事,找出水罐神

6、奇变化的句子过渡: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大旱之年,刚刚我们在聊童话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有一个特点神奇。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说说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到神奇的是什么?(水罐发生了变化)1、学写“罐”字。 理解“罐”字“缶”的含义。(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器皿,有陶制的,也有铜制的。)“罐”就是一种用来装东西的器皿,所以它的部首是“缶”字。来源:学优高考网学写“罐”字。2、初读课文,找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初读课文,找句子。 故事中,水罐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快速找出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生反馈,师出示句子

7、(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来源:学优高考网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自由朗读。自己读一读,要求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水罐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用简洁的词概括一下。概括说水罐发生的变化。 师:谁能用简单的词语来说说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空

8、满银金钻石3、感情朗读,体会水罐的神奇。 看着水罐的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真是一只怎样的水罐?(神奇)你能不能用朗读来感受一下水罐的神奇呢?师引导读第一处神奇: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1)生自由读,感受神奇。(2)指名读,师评价。(指名2位同学) 重点关注“竟”字的朗读指导,体会小姑娘此时内心的惊喜。(3)齐读句子,感受神奇。 小结:读句子的时候,只要抓住关键词,再加上自己的体会感情地朗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同桌互读剩余的句子,读出水罐的神奇。指名读,生评价。 “但是”、“端端正正”、“还是”(指名读) “竟”(指名读) “一瞬间”“又”

9、 指名读 重点读好:“突然”“跳出”“涌出”“巨大”及长句的停顿。 师小结:在读长句时,适当的停顿能够帮助我们读好句子。4、学生质疑。 师:这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啊!读了水罐的神奇变化,你有什么想问的呢?(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呢?)“学贵有疑”,爱提问题的你老师很喜欢,因为你认真思考了。五、读故事,知情节 水罐发生变化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呢?1、水罐的第一次变化。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水罐发生变化时发生的事情。 我们来看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它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第2自然段)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空水罐装满了水?请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生反馈。 一句话概括事例。 PPT出

10、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概括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关键信息不能丢。2、水罐的后三次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 PPT出示要求: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发生了什么事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变化?找出相关句子,用( )括起来。小组讨论: 试着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水罐每次变化时发生的事情,并在作业纸上写下来。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补充板书。3、利用导图,知晓童话故事情节的曲折。 谁能连起来说说水罐发生的一系列神奇变化。(指名看导图说)五、总结提升,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像钻石般珍贵,那七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的第1、2、4大题。七、板书设计26、七颗钻石水罐(神奇)空(木) 小姑娘为生病母亲找水满(木) 小姑娘分水给小狗银 病重的母亲让水给小姑娘金 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钻石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