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3506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 商朝人崇信鬼神,国家大事往往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表明商朝A. 按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统治者利用神权维护王权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 人们常称现在的北京地区为“燕蓟之地”,山东地区为“齐鲁大地”,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的某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这

2、一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井田制3. 下图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 D. 监察制4.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 A. 先代贵族 B. 异姓功臣 C. 同姓亲族 D. 殷商后裔5. 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 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的手工业为官府控制6.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 大禹 B. 成汤 C. 周武王 D. 秦王嬴政7. 皇帝制

3、度最重要的特征是A. 地方受中央直接管理B. 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C. 中央各官职彼此牵制 D. 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8.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 皇帝任命 B. 世代相袭 C. 地方推荐 D. 考试选拔9. 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指A.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B. 早期国家的出现 C.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D. 礼乐制度的创立10. 下列图示所示的政治制度,实行的先后顺序是A. B. C

4、. D. 11. 清朝某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时,称这一制度导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选举之弊至此而极。”这一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1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察举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做官吏幕僚13.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重视 A. 进一步强化中央权力B. 扩大地方官员的权力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 发挥世家大族的作

5、用14. 下边的图片材料最能反映的主题是 A.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断改革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D. 古代礼仪与社会风俗的变化15.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 “强干弱枝” B. “重内轻外”C. “重文轻武” D. “冗官冗费”16. 明清皇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皇宫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是北京城(如下图)明清皇宫设计体现的理念是 A.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B. 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C. 民主集中、社会和谐 D. 皇

6、权至上,等级分明17. 下列关于虎门销烟的评述,错误的是A. 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 这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C. 它可激励后人维护国家的利益D. 这一行为表明林则徐禁烟的决心18. 以下对鸦片战争前的形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B. 中国社会危机四伏 C. 中国禁止对外贸易D.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19.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原因是A. 中英贸易出入超形势逆转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 中国首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 中国商品市场大门被迫完全打开20.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A.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 割香港岛

7、给英国 C. 赔款2100万银元D. 获得领事裁判权21.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爆发原因在于中国拒绝开放通商口岸 B. 导致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英法等国由此获“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2. 19世纪60年代,“万园之园”圆明园被毁于 A. 太平天国运动B. 英法联军的洗劫 C.八国联军侵华D. 义和团运动期间23. 马克思把某一农民战争称为“鸦片战争的回响”,这一农民战争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黄花冈起义 D. 武昌起义24. 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是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 以法治

8、国的社会C. 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D. 建立民主共和国25.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是A. 主张平均分配土地B. 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6. 有人说“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内容和新意义”,这主要是指太平天国运动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 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C. 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D. 以宗教来动员人民群众27. 以下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表述正确的是 A.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扩张,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C. 中国在洋务运动后积极扩军备战,主动挑起甲午战争 D. 受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

9、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28.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9. 观察下图,该纪念章上有“中华民国”“鄂军政府”等字样,它是为了纪念 A. 义和团运动 B. 金田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3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 国民全体 B. 总统和总理 C. 责任内阁 D. 国会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3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虎符”是中国古代君主和皇帝授予臣属兵权后调动军队的凭信物,多以青铜铸造。名称:杜虎符

10、(注:“杜”为地名)铭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名称:阳陵虎符(注:“阳陵”为地名)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从上述图文材料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根据这些历史信息,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4分)信息结论必须在“符合”后,地方才能调兵五十人以上杜虎符产生于统一全国前,阳陵虎符产生于秦统一全国后材料二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公元前127年,参与一项重大决策的讨论,即是否推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背景是否推行“推恩令”汉初贾谊曾提出“推恩令”未被采纳;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策”,却导致七国之乱;最终不得不以武力平定

11、。推行推恩令,因为削藩可能导致王国叛乱,带来动乱。(主父偃)说上(武帝)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A匈奴虎视中原,北方边患危急,用兵迫在眉睫。B(2)请根据左边文本框的内容,在右边文本框内A、B两处填写你作为决策者是否同意推行推恩令,并说明理由。(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出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之

12、处(4分),并分析其历史作用。(2分)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中国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鸦片战争”,国外学术界在评论这场战争时,有人认为应该叫“通商战争”,因为该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1)以上对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的哪一命名更准确地说明了战争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6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两处的侵华战争名称,(2分)请任选其一,指出这一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中体现出的一种进步趋势。(2分)1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

13、,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2分)(2)请你根据所学,简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3)请从政治制度变化及影响的角度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晰;史论结合)(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B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C10. B11. B 12. A 13. A 14. C 15. C16. D 17. A 18. C19. B 20. A21. D 22. B 23. A 24. A 25. B 26. C 27. B28. D 29. D 30. A二、非选择题31. (

14、16分)(1)(4分)信息结论国君或皇帝对于地方的用兵权有严格限制杜虎符 右在“君”阳陵虎符 右在“皇帝”(2)能够从材料出发做出适切的推论。(6分) A (3分)如:推行推恩令。因为推恩令的实施不仅符合当时崇尚的“仁”、“义”等儒家理念,且对诸侯国形成一定的压力。(3分) B (3分)如:推行推恩令。推恩令有利于消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打击匈奴,巩固北方边境的统治。 如:暂时不推行推恩令。因为时机尚不成熟,当务之急是匈奴大患,需要中央与王国一起先解决边疆问题。(3)创新:设行省管理地方;行省为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中央任命;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边远民放地区由宣慰司管理(任答2点得4分)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答2点得2分)32(共1 2分)(1)(6分)示例:观点:第一种命名更准确。论据:将这场战争命名为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