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3494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

2、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从中可以看出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人们创造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认清世界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A.B. C. D.2.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哲学日”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A.有了哲学智慧,生活自然就快乐了 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3.习近平寄语全国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

3、,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B.C.D.4“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说明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具体科学为哲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医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哲学层次的“天地人

4、合一”的宇宙观,如仁爱、中庸、和谐、平衡等关系。这是中医学的灵魂,医技是一种医疗技术,医道高于医技。这启示我们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哲学思想寓于具体科学之中哲学高于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各门具体科学都以哲学为基础A.B.C.D.6“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7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下列生活现状中,能够体现这一关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代建设实际的关系 中国发展现状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计划与教学理念的关

5、系 企业经营策略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ABCD 8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了新的戒烟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说明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 D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9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并植入自己的思想,而且他认为这些思想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依靠思维,可以建城市,可以穿越时空,甚至可以进行犯罪活动。盗梦空间这部影片关注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 从一个侧面表明

6、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ABCD10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A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B返璴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C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 D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统筹兼顾与顾此失彼11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

7、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12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有人说水变成了酒,怎样鉴别其真假呢?大家去请教一位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回答:“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怀疑酒的存在了。”下列观点与这位哲学家观点一致的有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万物皆备于我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ABCD13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近平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

8、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主观的观念变成客观的现实通过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能准确预见社会发展的细节和方向,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ABCD1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明真正的哲学A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

9、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C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量D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152017年5月2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暗物质”。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中的“暗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ABCD16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

10、。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17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资料、思维方式等生产力的实体要素都是物质的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们虽然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但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关系ABCD18.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

11、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19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

12、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ABCD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枯”与“荣”都是“原上草”一种存在方式 “枯”与“荣”的转换其实是一种概念的运动 “枯”与“荣”的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实体 “枯”与“荣”是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ABCD21客观规律对人类是“限制与自由的统一”,对此观点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限制”意味着人类必须遵循规律并且按客观规律办事 “自由”表明人们

13、可以随心所欲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善于排除客观规律这个障碍 “统一”表现在人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造福人类ABCD22为了不让农作物遭害虫侵害。重庆璧山区采取 “以虫克虫”的办法,即饲养农业害虫的天敌昆虫,在通过生物防治减少因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到2020年将生产天敌昆虫5千万至1亿只,可辐射10万亩设施农业。“以虫克虫”的办法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充分利用了害虫和其天敌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人类创造害虫和其天敌之间的规律以造福人类 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BCD23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一个仿“月球温室”

14、,通过水栽技术、矿物质营养液,不需使用土壤,用光纤将太阳光输送给植物,成功种出了西红柿、花生、土豆等。研究人员计划在数年后将其发射到月球上,远程操控这个温室让其自动工作。这样,当宇航员到达月球时,食物或许就已经准备妥当了。这项科学研究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们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生长的规律 植物生长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只要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就能为人类造福 人们只有认识规律及其作用条件才能利用规律ABCD24.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需要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