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3372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黑龙江省绥滨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初中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要较好地融入新生活,需A怀念小学生活 B.发奋学习,成绩是生活的全部C.有自理能力,拒绝别人帮助D.把握学习节奏,与同学和睦相处( )2.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的做法是A.刻苦学习,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B.顺其自然,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学C.了解学习新特点,选择合适

2、的学习方式D.对同学绝对不能公开自己的学习方式( )3.“方法出效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外,还要A.想办法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B.要求老师来适应自己的学习习惯C.照搬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D.请家教、多做题弥补不足( )4.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面对初中新环境,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变化,积极适应新环境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自己该做什么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应该继续使用自己小学时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新环境来适应自己A. B. C. D.( )5. 对于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

3、点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多花时间死记硬背A. B. C. D.( )6.小明进入初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发现学习效率不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B.要不断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生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C.可以请教老师或父母给予及时的指导D.初中学习的科目多所以学习效率不高( )7.星期天小红主动帮助上星期生病请假的同学补习功课。对此事的看法正确的是A.应该请老师帮助补习,小红多此一举B.小红乐于助人值得我们学习C.又不是自己生病,何必多事D.只要把笔记借给他看就行了,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8.为了与同学之间彼此真诚帮助、获得友谊,需要我们A.学会主动沟通B.只有在

4、生活上才能相互帮助,学习上只能靠自己了C.处处竞争,暗自较量D.只要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就行了( )9. 面对初中生活的新挑战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迎接挑战,还要在行动上不断调整。下列属于主动调整生活节奏的有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调适学会安排作息时间A. B. C. D.( )10.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下列行为中不可取的是A、主动适应 B、结识新同学C、制定学习目标 D、孤立独处,遇事退缩( )11. 下列对新的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是A、学习单调,负担过重,没意思 B、要积极适应,勇敢接受挑战C、新同学多,不便合作 D、太多的课程使学习不能专注( )12. 中学生活是人生道

5、路上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B、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C、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成长D、科目太多,难度太大,还是得过且过吧( )13.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 和 。A、知识的获取优异的成绩单 B、数理化知识优异的成绩单C、数理化知识良好学习态度 D、知识的获取各种能力的培养( )14.下列对新的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是A、学习单调,负担过重,没意思B、要积极适应,勇敢接受挑战C、新同学多,不便合作 D、太多的课程使学习不能专注( )15. 学习中有快乐,下列属于学习带来的快乐的有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

6、时 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 发现自己的潜能时A、 B、 C、 D、( )16. 学习兴趣与密切相关()A、个人的学习目的 B、学习能力 C、学习方式D、学习习惯( )17. 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因为有梦想,就有A、希望 B、盼望 C、渴望 D、期望( )18.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是A、小学时代B、中学时代C、青年时代D、大学时代( )19.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小陈从小就立志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B、小于认为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运气C、小华认为人的命天注定,要不要理想无所谓D、小民认为理想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他每天都为自

7、己树立新理想( )20.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 ,也意味着 A、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的目标和规则 B、新的目标和规则 新的要求和挑战C、新的机会和可能 新的目标和挑战D、新的目标和挑战 新的机会和可能二、不定项选择题。请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1、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A、动力B、拼搏C、努力D、成功( )2.俗话说“千人千相貌,万人万性格”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人类的生命最宝贵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C、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D、人与人之间毫无共同点( )3.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

8、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以下方法中你认为属于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是A、 课上从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参加讨论班 级姓 名考 号B、 课外时间没有一定的计划,想起什么就做什么C、每科都有笔记本,笔记认真、有条理D、学新课前,积极做预习( )4.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改造自己就是A、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B、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C、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D、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5.程红对着镜子说:我眼睛这么小,皮肤不够白,要是能长一双大眼睛,皮肤又白该多好呀!这表明程红A、具有闭锁心理 B、能够正确认识自我C

9、、不能接纳自己 D、通过外在特征认识自我()6.进入中学时代,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等都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B、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C、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D、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7、老子说:“自知者明。”这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正确认识自己可以A、促进自我发展 B、促进与他人的交往C、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D、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

10、人积极互动()8、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到A、学习思考B、认识世界C、关爱他人D、遵守规则()9、如果你的朋友向你诉苦,你会A、帮助朋友,安慰她 B、换位思考,理解朋友的心理感受C、幸灾乐祸,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D、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10、许多同学上了初中后感到很苦恼,学的功课多,在校时间长,太累了,你认为辛苦的主要原因是A、老师、家长辅导的太少 B、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C、没有自己喜欢的学科 D、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智而谨慎地把握。( )2、人无完人,朋友难免犯错误,只要是朋友的错误,

11、不管影响多恶劣,我们都要宽容( )3、歌曲中唱到“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我们要多交益友,做到乐交诤友。( )4、有的朋友会相伴我们一生,所以我们要慎交朋友。( )5、当代中学生应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不能上网。( )6、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好的同学方法都是好的。( )8、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就能实现梦想( )9、好朋友小强无意中说了令红红脸红的话,红红当场与他绝交( )10、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四、简答题(共5分)1、进入中学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1)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3分)(2)进

12、入中学后,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习?(2分)五、实践探究题(13分)2、”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我们爱像春天一样美好的青春。”请你参加七年(一)班的“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班会,并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梦想是什么?(2分)(2)怎样实现少年的梦想?(5分)(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这里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3分)(4)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六、分析说明题(12分)3.材料: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总觉得没有小学时好,小明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作息时间变了,学习科目多了,学习内容也不好学了,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考试的分数也没有小学时理想了,总感到学习、生活上调整不过来;而且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小学时复杂了,班级的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