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03300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及法治新教材介绍(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道德与法治,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2001,2010,2011,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2012,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20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2014,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

2、改革形势的要求,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18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要求,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18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要求,2001,2010,2011,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2012,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20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2014,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

3、素养、学业标准,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提纲,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

4、作路径。 它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整个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习的规律。 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不断探索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学品德的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便教利学。,4.遵循育人规律,采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开放式留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九上年级设置专门一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

5、在教材中,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材料; 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 在相关链接、活动设计等栏目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机渗透。,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二)总体设计,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修订教材具体调整的内容,3,4,5,2,1,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一条增至三条)突出法治

6、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采取专册的安排)。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突出全球意识。单列一条“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8,9,10,7,6,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

7、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三)教材框架,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

8、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为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编写组努力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或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旨在进行学

9、生经验的引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正文聚焦主题,正面陈述观点、原则;进一步展开讨论或对话,揭示矛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焦,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价值通则;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 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 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 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

10、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如此设计,其重要的追求: 第一,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是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 第二,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价值引导。 第三,注重行为指导。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易操作,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激发学生用行动改变个人现状、改变周遭现实的意愿。,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

11、在不断地成长,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一、教材编写依据,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少年有梦” 爱国 “感受生命的意义”敬业 -平凡中闪耀的伟大; “网上交友新时空”诚信 -其复杂性的探讨;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其他生命关系” 友善 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二、教材编写理念,2.

1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 其次,在案例、活动设计等内容的选择。 最后,在内容的处理上,积极思考和探索融入方式,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

13、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03-104页,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

14、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二、教材编写理念,在探讨“爱护身体”时,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学生常见的各种观点进行碰撞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材第100页,三、教材内容分析,核心 问题 需要,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

15、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

16、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单元立意,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情 : 问题点 兴趣点 引领点 思考点 价值点 困惑点,关注学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问题点,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引领 阅读、书目 P7阅读建议书单 多角度思考,学生个性体现 教材不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引领 P5成长的礼物 多角度思考、学生个性体现 层次性、选择性 P6探究与分享 分层、分类,多角度,价值引领,思考点,P17探究与分享 每个人都要学习吗?长大还需要学习吗?,困惑点,时间上 空间上 内容上 形式上 。,立意解读,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2016年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