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31212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姓名 班级 总得分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C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

2、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4、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6、

3、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7、“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

4、数为 min s9、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靠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快慢(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0、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11、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12、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13、小明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

5、打雷区距小明m(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4、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斜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5、我们能看到各色花瓣,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花朵上发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三原色是指,16、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图1停表所指示的时间;图2图片的宽度17、找一面把两间屋子分开的坚硬的墙壁把一台收音机放在一间屋子里,降低音量,使声音变得轻柔关上门,进入另一个与之相连的房间如图所示,把玻璃杯抵着墙放好,使玻璃杯的杯口贴着墙壁用一只手

6、握着玻璃杯,把耳朵贴在杯子底部,你听到了声音(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和都可以传声18、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每空2分,共6分)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 三、作图题(共9分)19、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0、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21、如图所示,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36分)22、(8分)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1)利用弦音

7、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1分)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2分)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3分)(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2分)23、(6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B 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1分)(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光滑/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的大小;(2分)(3)多次

8、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相等/不相等)(1分)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分)24、(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

9、、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1分)(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1分)(3)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1分)(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虛像”或“实像”)(1分)(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 (选填“太厚”或“太薄”)(1分)25、(9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

10、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1)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1分)(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1分)(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图,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 cm。(1分)(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 距离。(2分)(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3分)26、

11、(8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3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2分)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2分)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

12、否存在不足?答:(是/否);(1分)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1、B、D、A、D、C、B、B8、1cm;31.0;3; 37.5 9、波;介质;不同;340m/s10、甲和乙;甲和丙 11、烛焰晃动;声音具有能量12、声源 响度 13、慢;680;信息14、60;减小15、漫反射;红;绿;蓝16、3min15.4s;5.00cm17、能;固体;气体 18、声源处减小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人耳处减小噪声19、如下图:20、21、22、长度 a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A B 23、(1)竖直;(2)粗糙;反射角和入射角;(3)相等;(4)法线;反射光线24、(1)较暗;(2)大小;(3)5;(4)虚像;(5)太厚25、(1)竖直(2)棋子A的像(3)4.00(4)7.10;A的右端到NN(5)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26、(1)反射;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