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2348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写作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论 证 要会 理【写作指导】写议论文 ,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 ,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 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偏概全、自相矛盾、 倒因为果、模校两可等,在论证时都要尽量避免。其次,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同时,要通过恰当的分析 ,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

2、联系。例如敬业与乐业中,作者引用筷子知百丈禅师的话,然后加以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证明了“有业再次,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 ,增加表达的丰富性。比如在怀疑与学问中 ,作者从国难危机时各地的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不应当随随便便相信,推导出做学问也是如此,要对书本上的如识有怀疑的精神。 这样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采用类比论证的方式,更容易让人信服。 【题目展示】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

3、。【 例文欣赏】知足常乐,幸福常邓守望一颗残星,或许能获得整片璀璨夜空; 守望一汪春水,或许能阅览满园副然;守望知足,或许能寻得心中的快乐。“采菊东箭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先生知足的人生。陶渊明先生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隐恬静的田园生活,他的人生是灵动的。他远离了世俗喧器的侵扰,走进了奇山异水间。阅山水,听蝉鸣;享恬静,品人人生。欣赏到了“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气氰氨,夕阳西演,亿晚的景笃真好,更妆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的秀美风光。悠闲淡然地采一柔菊花,这样的人生岂不灵动? 这样的生活岂不乐哉? 这样的境界岂不令人向往? 陶渊明先生淡泊名利的精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岂不令仇佩? 知足也是

4、一种态度,陶渊明先生因为知足而寻得了山之精义、水之灵动,地之博大。可见知足能寻得人生的真详,心中的快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先生满足的人生。在出病表中诸葛亮就明明自己的态度:“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苛全性命于乱世,不求亲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属,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他一生不莫名、不莫利,坚守自己心中的志向。其实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只是有时不懂得珍惜,而让幸福与我们探肩而过。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刘南锡先生常乐的人生。刘南锡先生虽身居陋室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睦之劳形” ,这何尝不是一种恢意的

5、生活? 何尝不是知足常乐的体现? 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诚然,知足常乐不是不思进取、停滞不前,而是一种轻松幸福,它不用受拘于任何柳锁,任何冷冰冰的权场斗争,而是不过分地追求名利。如果过多地追求名利而置道德,法律于不顾,那么就会像背上一把沉重的柳锁。古育奸臣奏失信人官和惠,今有成克杰的落马,哪一个不是身败名裂? 可见知足常乐是幸福的源泉,是美好的图画,是美妙的乐章。“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疗。”让我们珍惜青春珍惜美好、珍惜现在。用青春的笔调勾勒属于我们的幸福吧! 让幸福常驻你我周围吧!【名师点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知足常乐,幸福常驻。作者通过对陶渊明诸葛亮.刘画锡知足党乐,幸福生活的经典事例进行论证,和征博引,很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