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21912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安徽)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写作指议论要言之有泥【写作指导】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要真实准确。如应有格物致知站祥 9 为了曾述作统傅学对实验的态度,作者列举了王阳明在院中静坐面竹而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明代思想家钱德洪的王文成公年谱。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而非作者杜撰,因而能让人信服。 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作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例,有的同学拿来证明*求贤若渴的精神很重要”就很有

2、说服力,而有的同尝拿来证时 笑败是成功之尽”,就显得牵强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 ,而是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半发,注意分析内在的逻辑性。 要增强文中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 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作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作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蔡使用。如敬业与乐业中 ,作者以百丈禅师不做可就不吃饭 、休似人专心重晤,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记和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

3、论据和道理论据都很充分, 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目展示】论语 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坎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4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例文欣赏】在日常生活中,诚信,无非是讲信用! 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很难找到它的身影。就说昨天,我的大舅请客,说好了让我决定去哪吃饭,而当我说出要去的地方时,他却用种种理由扩塞,结果,还是去了别的地方。古人说得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现代社会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是十分令人可气的,那些不讲信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察觉地或毫无盖耻地丢掉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

4、东西一 - 诚信。设想,说话不算数,人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情义可讲? 那还要交朋友干什么呢?请记住,不讲信义,不但会减少别人对你的信任感,最终使别人不再相信你,甚至会对你感到厌恶、仇恨,不再与你交往,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最后自食其果,害了自己。 刘基在他的名著郁离子 里讲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富商在过河时因和触礁翻船,他在水中大声呼喊:“谁能救我,我就给他 100 两金子! 一个善良的渔夫把他救上了岸,可是富商只给了 80 两,渔夫指责富商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太贪禁。第二天,富商仍坐部过河,不巧又翻进了水里,宣商仍旧在水中喊:谁能救我上岸 ,我给他 100 两金子!

5、” 曾经救过他的渔夫告诉周围的人这个富商言而无信,结果没人救富商,他光死了。由此看来,不讲信义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况且,中 自古以来就有“千金一诺” 和自古避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优秀品质,我们能把这种优良传统丢掉?如何培养诚信这种品德呢? 关键还是得从“小时小事”做起,如:小时候向朋友或同学借本漫画书,说好明天就还,那你就必须在明天把书还回去,这并不仅是一本漫画书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当另一个要借这本书的人按时拿到自己退还的书时,会有多高兴! 而当别人对你不讲信义时,你又会有多失望? 所以说,要拥有诚信,首先得要能考虑到他人,替他人着想。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吧, 让社会都充满诚信!【名师点评】作者由大血请吃饭引出诚信话题,接着通过刘基郁离子中的故事,从正反毅个方面论证了讲诚信的重要性。在如何培养诚信时,作者又举了小时候借温画书的经历,最后总结中心论点:让我们争做诚信人。作者通过自己的身边事和古典事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使论证充分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