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1893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毕节)习题课件:第3单元写作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议论要言之有据【文题展示】论语 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其诈 ,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提示:1. 区于诚信” ,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2. 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写作导航】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 ,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作为支撑论点的基础.论据必须做到以

2、下几点:1. 论据必须与论点一致。文中所运用的论据必须能支撑论点成立,而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来“充实文章的内容。2. 论据要确凿。确凿就是准确,不虚假。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有力后盾,要经受住反复的推殴,论据虚假,那么论点就会不攻自破。论据一定要让事实说话,切不可马虎大意。3. 论据要具有新颍性。文中所选用的论据不仅足以说明论点,而且要富有新意。选择论据时要富有时代气息或者能从旧中出新,才会出奇制胜,千万不要用那些司空见惯的陈词滥调。【佳作欣赏】谈诚信诚实守信,这是每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尤其是在生活与工作中,诚信更是与别人合作的前提。一个人有了诚信,别人才会相信他,与他合作。诚信是什么? 诚

3、信是刀光剑影中的生死相许,诚信是风雨患难中的不离不弃,诚信和是饥寒交迫中的相互关爱,诚信是威逼利诱下的矢志不渝。诚信是一诺千金,诚信是言行一致,诚信是所言必行。诚信,其实就是答应别人的事,要全心全意地在约定的时间内做好。诚信其实并不难做到。从十到今,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诚实守信的楷模。西汉时的苏武出使被因北海牧羊十八年,餐风饮雪,受尽折磨,决不投降 ,那是对祖国的诚信。三国时的关云长面对章操的上马金下马银,十八美女来相陪毫不动心,那是对朋友的诚信。杨靖宇将军冰天雪地,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半列献身,那是对民族的减信。 “两弹元动邓稼先深入大汉,历尽艰辛,潜心科研,至死不殴,那是对事业的诚信。我们的

4、国家,我们的民族,正是有了这些彪炳史册的光逻冰模,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宋庆龄奶奶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典型。她小的时候,和同学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在自己家里教同学折纸宁。但是,她和爸爸妈妈却想带她回奶奶家,她对葡和爸妈妈说:“我已经和同学约好了在家里教地折纸稚,我不可以反悔,让她白来一趟。她的区爸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把她留在家里。可是,第二天上午那个同学没有来,好也空等了一个上午,中午,爸和爸妈妈回来后,问她后不后属,她却说: “我不后悔,最然我没有等到她,但是,我没有失信于别人。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那种诚信的品德是多么高尚,难道宋庆龄奶奶这种美德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中国十代

5、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的学生曾参每天三省自身,其中一项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他把诚信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天天进行思。这些古圣先贤们都把诚信看得那么重要,难道我们不应该以诚信为本吗?由此看米,诚信的确是为人之本。 诚信不仅是那些伟人贤阁们必须做的,更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做的。只有我们人人诚实守信,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名师点评】本文围绕“诚信”的话题展开论述,在论证的过程中做到了有理有据。在事实论据方面,作者先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先后列举了西汉的苏武对祖国诚信的例子,列举了三国时的关云长对朋友诚信的例子,列举了杨靖宇将军对民族诚信的例子,列举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对事业诚信的例子5 紧接着,作者又重点列举了宋庆龄奶奶小时候对同学讲诚信的惧型事例。以上这些事实论据真实可信,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道理论据方面,作者又引用了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和他的学生曾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名言 ,与前面的事实论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就了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