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8349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_7_1_2a区域差异比较检测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a 区域差异比较真题体验 (2017全国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

2、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答案C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解析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答案D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资金 D交通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答案D(2016浙江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

3、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级行政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级行政区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45题。4关于五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解析图中Y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显示山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值,湖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值,但远低于

4、江苏的,故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的,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的,A、C项错误;图中X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其比值越大,表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X轴显示经济发展速度上海低于江苏,广西高于全国,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5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图中各省级行政区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据图可以看出山西万元产值能耗最高,因此山西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项正确;广西万元产值能耗较低,进一步承接东部

5、地区高耗能工业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B项错误;上海和江苏万元产值能耗较低,主要是因为科技水平高,且产业主要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调整,故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应该大力发展重型工业,C项错误;湖北万元产值能耗较高,因此湖北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节能降耗,D项错误。答案A6(2016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

6、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解析第(1)题,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第(2)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可知该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具有灌溉,抗旱,蓄洪,排涝的功能。答案(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近年来高考对区域差异考查频率一直比较高;一般结合某区域地图、文字材料、区域统计资料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差异,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