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741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6_30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经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能体现这一时期人类精神觉醒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B.“人是万物的尺度”C.“因信称义”D.“天赋人权”【解析】选B。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B正确。2.普罗塔

2、戈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解析】选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说明其兼顾知识与美德,B正确。3.(2017南京摸底)“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育使人

3、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解析】选B。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拉底。A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错误;B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故B正确;C是康德的主张,故C错误;D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D错误。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A.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4、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D.倡导美德即知识【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故A错误;“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是宗教改革时期,故B错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故C正确;“倡导美德即知识”属于古希腊时期,故D错误。5.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

5、宗教改革存在冲突【解析】选A。据材料“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A正确。6.(2017惠州调研)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航路开辟【解析】选A。文艺复兴打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避免了“文明的崩溃”,可见“非凡的再生能力”是指文艺复兴运动,A正确。【拓展延伸】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

6、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7.(2017洛阳期中)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 000-10 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

7、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解析】选D。材料并未体现反宗教神学的一面,故A错误;根据材料注重培养“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得出并非政治专有素养,故B错误;14世纪,文艺复兴是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故C错误;根据材料“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得出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正确。8.某学者在评论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

8、革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解析】选A。从“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可知,偶然的行为带来了巨大影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A正确。【加固训练】英国阿伦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A.对思想有解放作用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9、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解析】选C。题干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说明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或者弊端在于仅仅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仅仅是少数人的人文主义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答案是C。9.(2017洛阳期中)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解析】选D。“因信称义”是为了解放人性,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而“陆王心学

10、”意在提升自我修养,束缚了人性,故A错误;路德、加尔文本身就是教士,意在反对罗马天主教在灵魂得救上的权威,并不反对教士的指导引领作用,故B错误;简化宗教仪式只是形式上、外在的东西,故C错误;“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正确。10.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解析】选D。路德没有反对宗教信仰,A错误;路德只是

11、认为把人分为不同阶层是错误的,没有否定神职人员的存在,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反对封建君主统治的信息,C错误;按材料“所有的基督徒”“并无区别”,可知路德意在强调平等,D正确。【加固训练】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D.支持废除基督教【解析】选A。马丁路德主张:基督徒可以阅读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了基督徒是自由和独立的,故A正确;马丁路德反对的只是教会精神独裁,不反对宗教信仰,不支持废除基督教,故B、D错误;教皇作为基督徒也可以独立阅读圣经,故C错误。

12、11.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券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B.否定教会权威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D.传播无神论思想【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的直接目的是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而不是“推动宗教信仰自由”,A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会权威,本身说法无错,但与题意不符,B错误;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的直接目的是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C正确;D说法本身错误。【拓展延伸】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

13、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12.(2017昆明模拟)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更侧重于()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批判神学统治【解析】选C。启蒙运动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把反封建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更加推崇资产阶级的思想自由和权利平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

14、神的内涵。A、B、D没有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独特之处。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里克利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伯里克利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材料二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

15、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材料二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古希腊时期出现的伟大哲学家以及这些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作答即可;第二问从雅典伯里克利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作答即可;第二问根据二则材料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三种思想观点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差异性即可。答案:(1)成就: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哲学思想。(4分)成因: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人文主义的推动;政策的鼓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6分)(2)含义: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成长;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4分)差异:材料一所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