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730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_19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时作业提升练人民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九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的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伊比利亚

2、半岛”,可得知此题主要考查了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故A正确。2.(2017安阳调研)在哥伦布之前的航海活动,大多为沿着大海沿岸的短途航行。哥伦布西航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组成探险船队,去探知辽阔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A.欧洲人传统观念的改变B.西欧人对外殖民的开展C.欧洲与世界联系的加强D.欧洲国家间的殖民争斗【解析】选A。材料中由短途航行到探知辽阔的海域,主要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故A正确;西欧人对外殖民的扩展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错误;欧洲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背景,故C错误;欧洲各国间的殖民争斗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错误。【加固训

3、练】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A.促进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了东西方发展差距扩大D.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中世纪的衰落”“新时代的兴起”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A、C、D和材料表述不符。故答案为B。3.(2017长春模拟)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西欧社会阶

4、级结构的新变化【解析】选C。工业资产阶级这个概念是工业革命后对资产阶级的称呼,与新航路开辟在时间上不符,故A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新航路开辟仅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故B错误;由题中“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可知在商业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方式,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阶级结构的变化,故D错误。4.“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

5、的力量B.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C.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可得知此运动引发了西班牙的物价上涨,根据材料信息“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可得知此运动使西班牙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运动指新航路开辟,故C正确。5.(2017潍坊模拟)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时间 地区1400年1600年1800年中国70110330印度74145180欧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上表说明了()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

6、根源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入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析】选D。大洲及地区不同时期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对当地的影响,如奴隶贸易等。6.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轻易地)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

7、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拓展延伸】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2)改变欧洲商贸特点商贸范围扩大:由传统的欧、亚、北非扩展到全世界。商贸品种增多: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商贸中心转移: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贸方式变化:新航路开辟后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近代商贸方式逐步发展。7.“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

8、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之中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解析】选A。材料在论述远航影响时采用逐层递进的表述方式,侧重强调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的重要意义,故A正确。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商业贸易B.拓展殖民地C.传播天主教D.掠夺工业原料【解析】选A

9、。根据材料信息“欧洲商人”“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可得出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故A正确。9.(2017临沂模拟)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A.工业中心B.贸易中心C.金融中心D.科技中心【解析】选B。由材料中的时间及关键词“马车夫”“摆渡人”,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贸易领域,故选B。10.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

10、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出()A.非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B.非洲近代化经济已经非常普遍C.非洲的商业文明有一定的进步D.非洲的经济完全是列强的附庸【解析】选C。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非洲的商业文明也有了一定的进步。11.(2017巴中模拟)19世纪学者基佐巴克儿的文明史著作中常用“野蛮”“停滞”“愚昧”“自夸”等词句来描述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据是()A.东方国家近代化起步晚B.东方世界在历史上长期滞后

11、C.西方中心论思想影响D.西方大国沙文主义思潮的推行【解析】选A。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阶段且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此时中国、印度和埃及,都处于闭塞和落后的状态,东方国家的近代化都还未起步,故A正确。【拓展延伸】运用新史观认识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及英国的殖民扩张,持续了400多年,是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的推动因素。(1)文明史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2)全球史观: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3)现代化史观: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2、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12.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材料说明了()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B.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C.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D.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解析】选B。材料反映茶叶贸易推动国际世界市场形成,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不正确;C是在工业革命后,不能体现17世纪初的情况;茶叶只是消费品,不能说是普遍生活必需品

13、,故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与图一相比发生的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

14、折点”?(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从贸易中心、贸易路线、贸易范围等角度回答;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由材料一中的信息“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可知这应为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所带来的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和拓展;此外,也可从文艺复兴对人类思想的解放这一角度思考。答案:(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发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8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4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15、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轨迹,东方从属于西方;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人文主义兴起。(13分)14.(2017巴中模拟)(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历史是一个包含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的概念,因此与历史有关的工作都必须在特定的坐标系参照下进行;历史又是一个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概念,所以史学研究必须围绕这些层面或维度来展开。历史观念、历史书写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解析】该题的实质就是用全球史观来对近现代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概括。世界近现代史主要指的是大约公元1500年至1900年前后的史实,要注意对资本主义扩张所起到的正反两方面效果进行客观的阐述和评价。答案:(1)历史包含时间、空间、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例如:新航路开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