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724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阶段总结课件人民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总结 专题五,一、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不同 1.拓展方式: (1)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2.国家形式: (1)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罗马:统一的集权制;实行总督统治。,3.政体形式: (1)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专制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2)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

2、,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4.政治文明: (1)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二、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三、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四、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方式:多数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

3、议制度。,3.特点:选举和议会立法;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4.认识: (1)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政治民主化。,(2)政治文明的确立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环境分不开,文明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3)建立立足于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 史料的鉴别与运用 【理论阐释】 1.概念解读: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只有靠这些资料才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

4、据,获 取历史结论。,2.史料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以及各方面的书籍和近代以来出现的报刊、杂志等;碑刻、摩崖,以及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简帛、墓志等也都属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主要是各种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如遗址、墓葬及出土文物等。 口述史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以及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2)按史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

5、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典例展示】 【典例】(2015江苏单科T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

6、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点拨】,【解析】选C。材料中淮南子等书中与秦朝石刻有差异的是关于疆域的描述,不存在对秦始皇的贬抑,故A错误;秦朝和西汉紧连,故B错误;石刻和文献有差异,而非证据链,故D错误;面对史料的差异,首先要辨别真伪,C正确。,【策略指导】 1.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判断史料的价值。出土文物客观、真实,但不详细;文献材料详细、具体,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要首先判断史料的价值。,2.要进行科学的史料鉴别或考证。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鉴别或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乎有

7、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字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3.掌握正确运用史料的方法或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坚持公正、客观的史学观点。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对应训练】 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下列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选D。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研究商王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

8、启土状,由此可以判断商代有可能出现了牛耕。,2.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明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解析】选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史料必须“去伪存真”,还原本来面貌,因此排除B,选D;以诗证史并不是新的研究方法,C本身说法不准确。,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选D。文献材料并不一定是虚构的,故A、B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中“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由题干中的信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可知D与题意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