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1716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8 美丽的颜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美丽的颜色名校讲坛1文题解读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标题是编者所加。“美丽的颜色”是指居里夫人与她丈夫发现的镭的颜色,同时还指居里夫妇美丽的心灵,一语双关。2主题解说本文讲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镭的过程,赞美了居里夫妇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3知识链接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涵盖了有关居里夫人求学、爱情、家庭生活和研究工作等各方面的人生经历,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坚毅、谦逊、无私的人格魅力。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

2、翔实的个人记录。4考点链接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又是一种表现手法。全文通过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如:棚屋的极其简陋与人物的极大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居里夫妇献身科学、乐于追求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再如:极差的实验设备、超强度的劳动与“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居里夫妇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勇气。【主要作用】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2。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窒息(zh)骤雨(zhu)沸腾(fi)zo(燥)热轮ku(廓) ch(炽)热 猝(c) 踱(du)2文学常识填空。居里夫人,法国(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基础提升】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气氛幼稚抚摸小心翼翼B姿势练制冻僵筋疲力尽C酸渍沉淀扰乱专心至志 D猝至简陋躁热触目惊心(解析:B.“练”应为“炼”;C.“至”应为“致”;D.“躁”应为“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使我领悟到了文中所表现的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B“一带一路”的提出者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4、的故居坐落在风景宜人的陕西省富平县。C6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发车成功。D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毕节市人民政府做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木筷的决定。(解析:A.成分残缺,应把“使”去掉;B.句式杂糅,应在“的故居”前加“,他”;D.语序不当,应将“销售、使用、生产”改为“生产、销售、使用”。)5(黔南州中考)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C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

5、“主一无适便是敬。”D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解析:A.反问句,将感叹号改为问号。)6请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再写一句。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示例】若是下雪,雪花就以一种令人羡慕的逍遥姿态,一片一片地盘旋在枝丫间,盘旋在窗台前。7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A坐在前面的这位老者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作为采访组的一员,率先向老人提问:“敢问,您今年高寿?”B我从16岁起先后去修铁路,当工人,继而多年在外游学,极少有机会由你的家父耳提面命地指导读书了。C本公司经过六年的打拼,不断发展壮大,值此分公

6、司开业庆典之际,向来自各界的朋友惠赠一份精美礼品。D他经过反复思考,终于解出了大家都感到棘手的那道难题,老师赞扬他在学习上领悟到了千虑一得的道理。(解析:B.“家父”用于自己称呼自己的父亲,不能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使用错误;C.“惠赠”是称人赠予的敬辞,这里应该用“赠送”;D.“千虑一得”指平凡的人的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也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语,此处对象不当,用语不得体。)02拓展阅读说说黄胄先生韩天衡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无论是朋友,还是他的长辈、

7、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20世纪60年代初,黄胄先生已成为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当时在北京荣宝斋出售的在世画家的作品中,没有一件作品的价格可以与他的比肩。齐白石先生的扇面5元一张,溥雪斋先生的大册页5角一张,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60元一张,而黄胄先生的人物画则标价在60元至90元。即便当时在画坛有如此地位和声誉,黄胄先生依旧不自负、不自矜,没有一点儿架子,对我这个晚辈也是尽心指导和提携。每每跟先生去荣宝斋,他总会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供我观摩。我拿个放大镜,一方一方地仔细研究,做好笔记。能看到吴昌硕、齐白石等

8、大家的印章和比拳头还大的田黄石对章,在当时,实属福从天降,难得!但我往往得寸进尺,询问能不能让我打一套印蜕,以供我日后研究,黄胄先生的一句话就使我如愿以偿,现在想起依旧铭感肺腑。黄胄先生还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我如小民暴富,倏地提升了对高妙书画艺术的认知,我一生受用。画,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一种外溢。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迈,充满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他人格的反映。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眼睛炯炯有神,像个打铁匠。一次从故宫读画出来,黄胄先生拉我到北京西单的一家饭馆,那

9、是家夫妻店,店堂很简陋,我们找了个长板凳坐下吃饺子。这时,老板娘扯着嗓子喊:“门口的大板车是谁的?挪个位置,好让人家的车走。”黄胄先生便接口道:“我的,等我吃完饺子再说。”那女店主信以为真,又拉又扯地要黄胄帮个忙。黄胄先生是个朴实且幽默的人,他平易近人,不会让人感到和他有距离,对上对下、对权贵对小民都一视同仁,言行合一。这种天生的质朴,这种不染缁尘的平民气质是很少有人学得到、做得到的。黄胄先生的一生惊险跌宕,像坐过山车一般,但他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听朋友说起,曾有陌生人来找黄胄先生,进门就跪下,说:“请您无论如何帮帮忙,家里老人死了,买不起棺材。”先生二话不说,就给了对方两幅画:

10、“到荣宝斋去换钱吧。”(原文有删改)8第段写了哪几件事?有什么作用?写了黄胄先生总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供“我”观摩,以及黄胄先生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两件事,表现了黄胄先生对“我”的尽心指导和提携。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运用外貌描写,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的特点。10有人说第段与本文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理由。不能删。这一段是通过朋友之口写黄胄先生的,侧面表现黄胄先生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质朴之心。11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对比;将黄胄先生的人物画与齐白石的扇面、溥雪斋先生

11、的大册页、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价格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黄胄先生是当时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黄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黄胄先生的画与几位名家的画价格的对比,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画功了得的出色画家;从他除了睡觉之外,从不放下画笔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从他对“我”的尽心指导和提携可以看出他的平易近人和惜才;从他二话不说给上门求助的陌生人两幅画换钱可以看出他的热心肠。03综合性学习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示例】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14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

12、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然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示例】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15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