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1682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出师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班级九年级上课时间2016.9.19执教人刘英课题:出师表 诸葛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在知人的基础上论世,增长历史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勇气和节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让学生真正读懂经典,真正把经典的精髓渗透到自己的人生中去。出师表开头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中间回顾往事,追忆诸葛亮自己以身许国的经

2、过,抒发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结尾时表达竭诚图报的心情。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前三课都是描写历史事件,凸现历史人物的篇目,再学习出师表,学生在阅读方法的使用、人物形象的把握,尤其是人物的智慧、胆识与言辞的感知上都是轻车熟路了,能较好地理解文意,积累文学历史知识。但本篇篇幅较长,在朗读时,要让学生把握长句的断句与节奏;语言稍显晦涩,在梳理文意的时候要做好引导。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本内容。3.合作探究前三段的内容,感知诸葛亮三条意见的主次。重点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本内容。难点合作探究前三段的内容,感知诸葛亮三条意见的主次。教法学法指

3、导教法:讲授法 问题驱动法 学法:朗读法 圈点勾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具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提要来源:学优高考网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聆听,并进入新课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

4、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学过程一、了解作家、作品1.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去世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shn,后卒于军中。2.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

5、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3.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意在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感

6、知文章内容,梳理结构教学过程二、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本内容。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四、当堂检测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出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生字注音忠谏()裨补()遗()攸()咨()阕()陟()罚臧()否()行()倾颓()苟()全猥()自夙()夜驽()钝攘()除崩殂()诹()斟()酌()妄()自菲()薄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句的朗读停顿。3、指名朗读,读出作者的真诚态度。4.齐读课文1至3段,疏通文意。中道崩殂 益州疲弊 存亡之秋盖追先帝之殊遇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以光先帝 陟罚臧否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简拔以遗 陛下 咨 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忠纯(1)简要概括第一段文字的

7、内容要点。(2)文章第一段作者分析了形势,那些语句指出了不利的条件?那些语句是有利的条件?(3)作者在前三段提出几条建议?分别是什么?(4)作者指出如果不开张圣听的后果是什么?(5)作者分析形势的用意是什么?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1)以光先帝遗德()(2)引喻失义()(3)以遗陛下2.翻译下列语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以读促教,便于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重点字词,感知文意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领会诸葛亮三条意见的主次。通过检测把握的情况小结通过这节课得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并探究出了“亲贤远佞”在三条建议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看看诸葛亮还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作业设计1. AB档尝试背诵所学段落,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2. 所有人小练习册巩固积累运用第一部分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