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409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习题湘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地质史上的两次生物灭绝的原因及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2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时间灭绝生物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及50%以上的海生无

2、脊椎动物消失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2)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对环境影响愈来愈大。2自然地理环境显著变化产业革命以来(1)原因: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程度: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3)行为: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4)结果: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有利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不利影响破坏自然环境,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从统一的角度看,人类

3、社会与环境关系密切。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从对立的角度看,环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点演练图甲和图乙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域的区域划分图及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图。据此完成13 题。1关于图甲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多 B灌木林增多,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多,旱地增多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2关于区域土地类型变化对该河流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 D

4、洪涝灾害多发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错误的是()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D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解析:1.A2.B3.C第1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区域的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面积减少,水浇地面积不变,旱地面积增大。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区域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则可以判断该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开荒。从图中祁连山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则可知该河流域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第3题,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流量较小,在河流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中下游流量急剧减小甚至断流,加剧荒漠化。1在地层

5、中发现有珊瑚礁化石,化石形成时的地理环境是()A沙漠 B海洋 C沼泽 D苔原解析:选B珊瑚礁存在于海洋中,故珊瑚礁化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海洋。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回答23题。2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3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解析:2.D3.D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过

6、程中,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故D最符合题意。第3题,作为系统的一个成员,恐龙的灭绝没有引起其他生物的巨大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功能,故D项正确。人类出现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显著增强。据此回答45 题。4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其区别在于人类()A能够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B不受环境影响C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D对环境无影响5全球“温室效应”与人类哪些行为有关()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增多,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量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空洞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加森林面积减少使大气中

7、二氧化碳增多A B C D解析:4.C5.C第4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从其诞生之初即成为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最显著的特点。第5题,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致使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与日俱增的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加之森林面积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造成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升高,导致全球变暖。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珍贵的古脊椎动

8、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升降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环境,气候、

9、植被特点为_。(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环境向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填“抬升”、“下降”、“水平”)运动。解析:解答该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答案:(1)生物化石(2)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3)海洋陆地抬升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